這是為了方便這些士兵前往歐洲之後,能夠更好的和歐洲人進行交流,同時也是讓這些士兵更好的聽從澳大拉西亞軍官的指揮。
至於打靶訓練,殖民地師雖然也有,但並不像常規部隊那麼頻繁。
一般情況來說,這些土著士兵每五天可以進行一次打靶訓練,每次打靶訓練大約每人消耗十發子彈,平均每人每天消耗兩發子彈。
這也代表著,30萬的土著士兵,每天消耗的子彈數量就高達60萬發,對於皇家軍工廠的生產能力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不過這樣的消耗也是有效的。至少這些土著士兵從參軍開始到現在,槍法已經提升了不少。
當然,國防部也沒指望著這些土著士兵的槍法有多好,從每五天一次打靶訓練中就能夠看出,國防部的要求,其實只是讓這些土著士兵熟練的掌握槍械的運用,免得到了戰場連槍怎麼開都不知道。
反正到了歐洲戰場,這些土著士兵的消耗基本都由大英帝國提供。
至於這些土著士兵會不會浪費大量的子彈,那就得看大英帝國的後勤能力強不強,軍工廠的生產快不快了。
在殖民地師進行大量訓練之時,澳大拉西亞的常規部隊,兩個近衛師和三個常規師的訓練也沒有終止。
這也導致目前的澳大拉西亞僅僅只是士兵的日常訓練消耗,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目前普通士兵每次打靶訓練的子彈高達二十發左右,這也代表著所有普通士兵每次打靶訓練消耗的子彈加起來,高達一百六十萬發。
這還沒有算殖民地師的訓練消耗,要不然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當然,常規部隊也不是每天都會進行打靶訓練,畢竟還有很多其他的訓練。但理論上來說,常規軍隊計程車兵,每週至少進行三次打靶訓練。
這麼換算下來,澳大拉西亞所有軍隊,每年的子彈消耗數量,將近一億發。
如果不是阿瑟為了應對將來的世界大戰,早早下令讓皇家軍工廠瘋狂擴建,提高武器裝備的生產速度,恐怕光是澳大拉西亞國內的消耗,就足夠讓皇家軍工廠頭疼。
目前的皇家軍工廠,是澳大拉西亞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
皇家軍工廠一共擁有1.7萬名員工,擁有一個總廠,兩個分廠。
三個廠的產能加起來,皇家軍工廠能夠日產李恩菲爾德步槍500支,Gew98式步槍200支,各類火炮90門,重機槍30挺,衝鋒槍110挺,手雷400枚。
彈藥方面,皇家軍工廠能夠日產各類步槍子彈50萬發,機槍子彈15萬發,各類炮彈8700發。
如果能夠集中力量生產某種武器或者彈藥,那麼該類武器彈藥的產值應該能翻幾倍,但缺陷就是其他武器彈藥的產值就會降低。
不過,好訊息是皇家軍工廠的產能仍在增加,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有所增長。
而且,除了皇家軍工廠之外,澳大拉西亞目前的民間各類軍工廠,包括政府和王室財團投資的軍工廠在內,也能夠做到日產步槍100支,日產各類彈藥十萬發以上。
足夠發達的軍工行業,是澳大拉西亞敢於參加一戰的底氣,也是阿瑟有信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取足夠利益的信心。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各國都非常缺少武器彈藥和物資。
在戰爭中,武器彈藥匱乏所引發的問題,也讓這些國家苦不堪言。
特別是澳大拉西亞目前的盟友俄國,是缺乏武器彈藥等物資的重災國之一。
僅在1915年,俄國便向盟國和各中立國訂購了300萬支步槍、20億發子彈和1200萬發炮彈,不過這些軍火實際僅到貨815%。
這也代表著一戰的軍火市場是無限大的,能不能吃到這份蛋糕,不僅取決於國家的實力,同樣也取決於軍工行業的發達程度。
有著阿瑟的提前準備,皇家軍工廠和澳大拉西亞的軍工行業,在一戰中獲取足夠的武器訂單並不困難。
為此,在阿瑟的督促之下,皇家軍工廠已經開始瘋狂庫存武器裝備,包括各類武器和彈藥。
根據阿瑟的瞭解,皇家軍工廠目前已經庫存了超過50萬支各類步槍,2.5億發子彈,1200挺機槍,750門火炮,6700萬發機槍子彈,110萬發炮彈,20.9萬枚手榴彈等武器裝備,並且還在不斷的增長中。
如果不是害怕傷害到澳大拉西亞的正常發展,阿瑟甚至都打算瘋狂擴張皇家軍工廠和其他軍工廠,瘋狂鋪設各類武器和彈藥的生產線。
至少在一戰中,武器和彈藥根本不愁賣。能夠生產多少武器彈藥,也就代表著擁有多少的資金和利益。
澳大拉西亞作為協約國的一員,武器彈藥完全可以售賣給英法俄三國,能獲得三個國家的好感,何樂而不為呢。
五千字更新,求月票,求支援!
明天開始日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