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阿瑟本來也沒想著用飛艇狠敲歐洲列強國家一筆,但既然這些歐洲列強都已經送到嘴邊了,這肉不吃也說不過去。
在阿瑟的授意下,特奧多爾所長和歐洲方面進行了長久的商談,目的就是為了換取歐洲列強國家先進的技術和技術專家。
得益於英德兩國對於飛艇的重視,這讓歐洲列強國家不得不跟著裝備飛艇,來讓自己具備空中優勢和空中反擊的力量。
雙方之間的商談持續了很久的時間,一直到德國初步裝備飛艇,宣佈即將舉行飛艇的閱兵之後,英國人立即坐不住了,表示願意以更多的技術和技術人員的支援,來換取飛艇和飛艇的技術。
首先是在英國方面,根據阿瑟的示意,特奧多爾所長要求了很多艦炮設計方面的專家,以及軍艦動力系統的設計專家等等。
隨著將來超級無畏艦的發展,火炮的口徑將會上漲到誇張的15英寸,也就是約381毫米。
要知道,目前其他列強國家所裝備的無畏艦,火炮口徑大約都在305毫米左右。
雖然英國人目前掌控的也只是343毫米火炮的技術,但從他們在一戰爆發之後,匆匆將原本343毫米主炮技術更改為381毫米主炮,並且還取得了圓滿成功的事蹟上就能看出,英國人在艦炮方面的技術已經相當成功,絕對值得阿瑟惦記。
得益於和英國人的良好關係,再加上經過阿瑟的保證,確保不會出售給德國人相關的AU3飛艇技術之後,英國政府這才愉快地答應了阿瑟的請求,表示願意送給澳大拉西亞三百名專家,艦炮,動力系統和軍艦設計各一百人。
這三百人可是真送的,英國政府相當大氣的承諾,一個半月之內就會將他們送來澳大拉西亞,隨行的還有他們的家人,他們將直接永久居住在澳大拉西亞。
得益於英國人如此慷慨的態度,特奧多爾所長也十分大氣的表示,願意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也就是以七萬英鎊的價格,出售給英國50艘飛艇,並且直接將AU3飛艇技術交給英國。
這50艘飛艇,阿瑟大概能夠獲利150萬英鎊。再加上那300名英國專家,這次交換對於阿瑟來說絕對不虧。
至於答應英國人的不和德國合作,這件事情就算英國人不說,阿瑟和德國的合作也基本不可能達成。
雖然德國這個時候的飛艇技術比不上澳大拉西亞,但在硬式飛艇領域,絕對是除了澳大拉西亞之外的佼佼者。
更何況,在獲得了之前阿瑟贈送的AU2飛艇之後,德國對於硬式飛艇方面的研究就從來沒有終止,對於齊柏林飛艇公司也進行了大力支援。
這次歐洲各國基本都聯絡了澳大拉西亞購買技術,唯獨德國,只是想購買幾艘飛艇,對於飛艇的技術卻隻字未提。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德國人應該即將要掌握能夠環球航行的飛艇。畢竟所謂的環球航行,其實是多段遠距離飛行加起來的路程。
按照AU3飛艇在環球航行時的最遠距離來看,也不過只是洛杉磯到倫敦和悉尼到夏威夷的八千多公里之遠。
如果按照歷史的軌跡來發展,世界上第一艘環球航行的飛艇應該是齊柏林公司製造出來的。
現在有了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援之後,更早的研製出能夠環球航行的飛艇,對於齊柏林公司來說也不是沒有可能。
除了英國和德國之外,在阿瑟的授意之下,特奧多爾所長也和其他歐洲列強國家達成了合作。
包括法國,俄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內,澳大拉西亞從這些國家獲取了大量的技術專家和人員,還有許多各方面的先進技術。
艦炮,火炮,軍艦動力系統,發動機技術,醫療科技,工業裝置,工業科技等等,再加上數以千計的技術專家,阿瑟相信,在數年之內,澳大拉西亞的科技就會迎來不小的進展,真正的達到列強的地步和勢力,也已經是不遠的事情。
既然和這些歐洲列強國家都已經達成了合作,那麼航空實驗室的飛艇製造也可以加快進行了。
技術分享給這些國家之後,相信各國的飛艇公司和飛艇技術都會快速推進。
或許等到幾年之後,像AU3這樣,能夠環球航行的飛艇就不再值錢,飛艇市場的利潤也就大幅度降低。
畢竟現在,作為最新奇的交通工具,再加上飛艇更快的速度和更舒適的出行方式,以及物以稀為貴的特點,導致目前飛艇和飛艇票的價格都非常高,任何一家飛艇公司,只要擁有能夠環球航行的飛艇,就立刻能夠賺的盆滿缽滿,股票市場的行情也會翻好幾倍甚至十多倍。
這樣瘋狂的場面,比之前的橡膠市場都略有勝之。如果不是之前航空實驗室一直壓著飛艇的建造速度,恐怕現在的飛艇市場,也如同之前的橡膠市場一樣,飛艇公司爛大街,最終會面臨股票危機。
如果航空實驗室放開飛艇的生產的話,按照目前的生產速度來,完成這些列強的訂單,也最多隻需要小半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