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來自國外民間的其他訂單,飛艇市場至少能夠保持數年,只不過澳大拉西亞的飛艇公司在這其中佔據的比例只會越來越小罷了。
畢竟是賺快錢,阿瑟也沒想著在這方面下功夫,能有這樣的利潤已經不錯了,阿瑟也很滿意。
雖然失去了德國30艘飛艇的訂單,但英國50艘,法國30艘,俄國20艘,奧匈帝國15艘,義大利15艘,美國40艘,仍然給澳大拉西亞帶來170艘飛艇的訂單。
而且除了英國之外,其他國家的飛艇都是原價,也就是八萬英鎊。
照這麼算下來,這170艘飛艇,能夠給阿瑟帶來630萬英鎊,也就是1260萬澳元的收入,算是一筆不錯的外快了。
這筆資金就算投入到海軍中,也差不多能建造三艘超級無畏艦,絕對不是一筆小數字。
雖然阿瑟沒想著將這筆錢投入到海軍中,但不管投入到哪方面,這筆錢都能起到不小的助力。
在所有飛艇訂單中,美國人的名字出現的有些突兀。
實際上,歐洲列強一開始聯絡澳大拉西亞的時候,美國人其實是並不知情的。
但阿瑟想著,反正都坑了歐洲人了,美國作為世界著名的暴發戶,又怎麼能夠例外呢?
因此,在阿瑟的授意之下,航空實驗室對外放出了歐洲列強國家請求購買飛艇技術的訊息,並且很快就引起了美國軍方和美國政府的重視。
早在晨曦號飛艇降落到美國的時候,美國軍方的將軍們,就已經注意到了飛艇在戰略方面的意義。
在得知歐洲列強國家都在購買飛艇技術的時候,美國軍方怎麼可能會沉默,立即要求政府跟著出面,趁著這次的潮流,為美國政府至少裝備和歐洲列強同一水平的飛艇規模,來保護美國的天空。
為了說動美國國會,軍方嘴皮子幾乎都要說破了,不僅多次宣告能夠環球航行的飛艇具有怎樣的戰略意義,能夠在任何時刻,抵達美國任何領土的上空,對美國人和美國軍隊造成致命的威脅。
同時,美國軍方還公開地聲稱,如果美國軍隊不能裝備飛艇這樣的先進武器,那麼美國的軍事實力就和歐洲列強國家有了明顯的差距。
雖然美國目前沒想著參與歐洲的紛爭,但這不代表美國就對世界霸主的地位沒有野心了。
美國種種政策的改變,都代表著這個國家擁有不小的野心。美國軍方如此言論,自然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視,飛艇購買計劃也得以順利進行。
當然,美國目前的科技水平明顯落後於歐洲列強國家,他們的科技技術阿瑟也不太重視。
相較於美國的科技水平來說,美國的工業總規模和經濟水平,還是目前讓美國獲得列強地位的重要保障。
至於美國目前的軍事科技和軍事水平,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一言難盡。
既然美國人有錢,那麼阿瑟自然也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和美國政府一陣拉扯商討之後,最終確定了美國以原價購買40艘飛艇,並且以兩千萬澳元,來購買AU3的飛艇技術。
當然,除此之外,阿瑟還和美國政府商量好了,以國家發展缺少資金作為藉口,從美國政府和民間借貸五億馬克,約定好十五年後償還,連本帶息總計償還六億五千萬馬克。
至於為什麼從美國借貸卻用德國的貨幣單位,是因為阿瑟特地說明,借貸的大部分資金將會用在德國,從德國購買大量的工業裝置和技術,因此讓美國人直接準備好德國馬克即可。
當然,既然借貸的時候用的是德國馬克,那麼償還的時候自然也要償還德國馬克。
至於那高達一億五千萬馬克的利息,如果歐洲局勢真的按照原本歷史那麼發展的,那麼這利息阿瑟完全可以不在乎。
4600字,今天就一更。(今天出去了,沒辦法)
明天開始日萬了,要不然稿費保不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