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是謝凱,當著人都能跟鄭宇成對陣。
“要不,讓人連夜剷掉,換上其他花草樹木,或者乾脆留下土地讓他們自己種?”鄭宇成也回味過來。
還真不能讓蘇聯人誤會這邊供應緊張,跟蘇聯國內一樣。
蘇聯人之所以願意來,就因為想要更好的生活。
在莫斯科吃土豆,背井離鄉不遠萬里到了中國,依然天天靠土豆填飽肚子,這能行?
“來不及了,先這樣吧!到時候多讓他們吃吃土豆燒牛肉,說不定就喜歡上了。”謝凱懶得跟這沒見識的老傢伙廢話。
在別的事情,鄭宇成精明得如同老狐狸。
可這些小事兒,卻經常出問題。
幾人小區裡溜達了一圈,環境跟基礎配套設施非常不錯,包括別墅裡的各種裝飾,都符合蘇聯人的生活習慣。
甚至在這些別墅裡的書房中,還裝了不少俄語的書籍。
這些都是黃金髮那暴發戶收回來的。
謝凱讓人選了一批運回來。
“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那些技術員們到來,實驗室跟空缺的工作崗位都等著他們呢……”鄭宇成見謝凱沒有揶揄他,又開始嘚瑟起來了。
光禿禿的山上,都是被他們種上了很多的植物,看起來也不再荒涼。
“我們有足夠的翻譯嗎?”謝凱最擔心的是這個。
國內俄語翻譯人才缺乏非常嚴重。
基地招的不少,需求量也大。
“每個蘇聯技術員都配備一名翻譯不現實,每個車間配備幾名,或則崗位人員多的配備一名翻譯,還是可以解決的。這些翻譯不需要像技術資料翻譯那樣高,只要把大體意思表達清楚,就沒問題。何況咱們基地不少技術人員是懂俄語的……”
孫玉成也知道現在全國都缺俄語翻譯的事實。
別人缺,基地不缺。
整個基地裡除了新修的房子,變化並不是很大。
小區前面不遠處那片原來是屬於分配不到房子,家庭人口有比較多,利用石頭跟泥土建設的院子,依然存在著。
莫齊的家,已經不住這邊了。
現在這些房子都空著。
不過,基地在這邊新修了一座幼兒園,蘇式結構,看起來如同城堡一樣,唯獨顏色不是紅色,而是跟整個基地一樣的顏色——黃褐色。
“這裡成了整個基地的幼兒園,幾年前就變成了雙語教學,俄語跟咱們漢語。讓蘇聯小朋友能無障礙跟咱們基地的孩子交流……”
鄭宇成在這事上很得瑟。
謝凱沒理會他,所謂的雙語,都時扯淡。
當他進了幼兒園後,聽到老師居然用俄語跟漢語帶孩子玩遊戲,很多小孩甚至可以用簡單的俄語交流,謝凱才明白,鄭宇成這事兒還真不是吹牛,比起外面那些打著雙語教學騙學費的幼兒園靠譜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