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基地啥時候開始推廣俄語了?”
謝凱還真不知道這事情。
至少他以前上幼兒園時基地的幼兒園老師是沒有這水平的。
他兒子莫齊不願意送回基地上學,畢竟他們都很少時候在基地,自然不瞭解基地的情況。
“幾年前咱缺乏俄語翻譯的專業人才開始。招聘來的蘇聯技術員以後要在咱們基地生活,不僅他們要學漢語,咱們也要學俄語不是?不是說學外語是二十一世紀必備技能?國家領導都說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鄭宇成教訓著謝凱,“年輕人,要上進,要學習,眼光要放長遠……”
這些都是以前謝凱說他的,現在說出來,不過是還給謝凱。
“高考外語可是英語!”
“沒事,俄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進小學同樣要學。以後咱們基地出去的孩子,至少會兩門外語!比起你這種懂一堆外語的,還是差點……”汪貴林一臉笑意。
謝凱突然開始為這些基地子弟們默哀了。
遇到一些不務正業,不去琢磨發展基地,琢磨培養接班人的基地領導,真的不是好事兒。
“咱們小學比外面多了幾門課,英語、俄語,漢語那是根本,更不能少!高考也有俄語這些小語種的外語考試,誰告訴你必須考英語?再說了,咱們跟很多學校有合作,你當初不是說過跟蘇聯人合作是長期的?”
基地在這方面確實走在了全國前面。
整個基地引進的技術資料都是來自蘇聯,而不是歐美。
俄語翻譯也是基地最缺的。
隨著大量蘇聯技術人員到來,也需要基地裡的人掌握俄語,要不然,交流是問題。
“幼兒園裡不僅承擔孩子的教育,晚上也是基地的外語培訓夜校,很多技術人員晚上在裡面學習簡單的俄語,全部都是免費。想從蘇聯技術人員口中把他們的技術跟經驗掏出來,不會他們的語言是不行的。所以除了非常專業的地方,基地不少人都能跟蘇聯人用俄語日常交流……”
汪貴林把這些情況向謝凱做了介紹。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謝凱根本就沒想過這些問題,一心想著到外面去找需要的翻譯人才。
挖人挖習慣了,沒想過自己培養……
基地裡成精的管理者們,從最開始就謀劃這事,並且教育從娃娃抓起。
大人學習沒動力?
在基地不存在的。
要想升職加薪?
沒問題,各種考試啊。
“小學裡的孩子對俄語掌握得更熟練,不僅會說還會寫,這才是基地以後發展的根本!實在不行,跟著蘇聯技術人員當學徒,也不是問題。”
孫玉成同樣是一臉笑容。
要從蘇聯人身上掏經驗,先得學會他們的語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