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不停練習,可惜總是效果不好。
直到有一次,大慶組織了一場馬拉松賽。
封了街道。
在烈日下,我拿著照相機,懷揣一塊月餅,端坐馬路正中央,是真正的馬路正中間(當年沒經驗,沒帶個凳子坐墊什麼的,是真正地坐在馬路上)。
對著一個一個跑過來的選手拍照。
期間竟然還拍到了參賽的女兒的物理老師Chester&n,當然照的時候我並不知道他是女兒的物理老師。剛入校門的女兒也是第二天聽說她老師跑了那場馬拉松,還和他說起了我去照相一事,結果這個她口中的拆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拆,外國名字翻譯起來太難)讓她一定回去找一下。我和女兒晚上把所有的照片一張一張翻看,在女兒嚇了我一跳的一聲大喊中終於找到了……
為他留下了這張照片。他還曾經專門寫過一篇短文記錄這次參賽的歷程,其中就用了這張照片。
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出,他跑得不快,因為我把他照得很清晰。跑在前邊的選手沒有一個能照得清晰的。
這可真正是動感的照片。
從第一個經過的選手,一直拍到了最後兩名走過來的選手(我坐的地方離終點大約幾公里的地方),後邊跟著救護車、攝影車,還有一臺警車……
十分壯觀。
慢慢起身,帶著存貯卡的幾百張照片和曬黑的臉回家繼續看片去了。
為什麼這麼急看片?
這不廢話嗎,為了發朋友圈啊。
我每次認為有紀念意義的片子一定要發朋友圈,哪怕是僅自己可見。次一級的就是不值得發片,但是覺得有意義,那就單獨放一個資料夾裡,為這張片子起個時間地點加主題的檔名。
然後放起來。
隨著放進去的照片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可以分類。
慢慢地這個資料夾會越來越有用。
因為裡邊的照片說不上什麼時間就能用上。
比如下圖左邊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我6年前去哈爾濱的時候在哈爾濱火車站等車時拍的,當時的起因是這樣的,我要乘一個多小時的車,還要在車站等一個半小時,為了不浪費這三個小時的時間,我決定買本書看。
在火車站的書店發現了這本書,因為我當年在女兒學校學生的櫃子上看到了“查理街84號信箱”(上圖右邊的照片),不明白什麼意思。為了讓我們之間更有話題,我買了這本書,真黑啊,35元,一點兒不打折。買完書後,我隨手用相機拍了下來。
那麼未來有一天,假如十年後,我再一次看到這個照片。它能傳遞給我什麼資訊?能讓我聯想起什麼?
從書背面的參照物我可以想起來,當年我去過哈爾濱,在等車時,我從這家書店買了一本書;
從書名我可以想起,當年,我女兒她們班班級裡的儲物櫃上有一個寫著“查理街84號信箱”;
我還可以聯想起,我當時曾給她們全班同學講過一節攝影課,用到了這張照片;
我還可以想起,當年,有21個孩子曾坐在這裡認真聽我講課;
再繼續,我還可以回憶起他們每一個人當時的樣子…….
我覺得,這就是攝影的意義。
就是為了在將來的某一天可以回憶起今天拍攝時還覺得的這些只道是尋常的場景。
行文最後,說一下我認為的怎樣拍出一張好的片子。
能讓你要拍下一張照片的那些“尋常”的場景一定有打動你的地方,要留下這種感覺,然後去拍出這種感覺。
比如你看到花很漂亮,肯定是有深層次原因的,是一片花海讓你震撼還是這朵花顏色鮮豔亦或是你小的時候家裡養過讓你感覺親切等等,總歸要有個理由。
那就努力去把這種感覺拍出來。。
一定能拍出好片。
而一張好的照片,是真的能從中聽到天籟之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