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廠遠在西安,鞭長莫及,籌備釋出會肯定要指望電影局。
電影局一個電話打到了燕影廠,這個時候作為兄弟單位,燕影廠就算是再羨慕嫉妒也得頂上。
《紅高粱》勇奪金熊獎,不僅是西影廠的喜事,也是中國電影界的喜事,這叫大局觀。
姜玉樓從燕京飯店離開的時候,燕影廠的人才剛剛到燕京飯店,不用想,這幫人今天晚上肯定是睡不好覺了。
翌日上午九點半,電影《紅高粱》的釋出會在燕京飯店的大會議室內舉行。
連夜趕工出來的背景板上,掛著醒目的紅色條幅,上書一行大字。
“熱烈祝賀《紅高粱》喜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新聞釋出會現場很不一樣,到有點像成果報告會。
今天,電影局領導和吳天明兩人特別興奮,有種春風得意的感覺。
中國第一部獲得世界著名電影大獎的電影,就誕生在兩人的任上。
兩人一個做為廠長投資了電影,另一個運作電影參展,功勞很大,雖然不足以讓他們吃一輩子,卻能為他們的向上發展鋪平道路。
釋出會一開場,由電影局領導做了個簡單介紹,接著便直奔主題,讓張億謀這個導演率先發言。
發言稿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張億謀面對著眾多記者也不時閃起的閃光燈,心中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按照領導的要求,張億謀先說了一下電影節期間發生的故事。這些都是國內媒體所不知道的,因此,他們也都做好了記錄準備。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是2月12日開幕,2月17日《紅高粱》正式在電影節首映,首映當天晚上去的觀眾並不多,電影放映結束之後觀眾掌聲雷鳴,經久不衰。
僅用了一天晚上,《紅高粱》便征服了柏林當地的電影觀眾。
之後展映的幾天時間裡,放映《紅高粱》的電影放映場次上座率非常高。
這年頭,華夏電影參展的次數非常少,各國的影迷也非常好奇這個神秘國家會拍出怎樣的電影。因此,在這次電影節,《紅高粱》成為了所有參展影片當中觀眾最多、反響最廣的影片,在整個電影節中都產生了極大的震動。
雖然,這其中有多種原因夾雜在其中。可之所以能得到觀眾和評委認可,還是因為電影的質量過硬。
電影節開幕前,《紅高粱》並不是金熊獎的有力競爭者。可隨著展映的開始,這一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隨著張億謀的描述,現場的記者都聽入了神。
他們雖然沒有去柏林採訪,卻能想象到當時的場景有多麼激動人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
呵呵,從無人問津,到備受看好,他們不敢想象這一幕有多爽。
張億謀這時自我調侃道:“當時場刊評分出來後,《紅高粱》的評分非常靠前,我、龔麗和江文激動的晚上都睡不著覺。當然,這種激動當中不僅是高興和興奮,更多的忐忑和緊張。”
“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評獎很有意思,主席的個人權威往往能起到很大作用,相反,場刊評分則是影評人的主戰場。場刊評分高的電影,並不代表能拿到大獎,相反一些場刊評分低的電影拿獎的事情屢見不鮮。”
“哇,原來是這樣。”
“漲知識了。”
“真希望有生之年能去國外採訪啊。”
記者們聽了張億謀的介紹後,驚歎不已。
同時,又有一種羨慕和使命感夾在其中。
其實,電影節的邏輯也很簡單,除了評委的因素外,競賽結果的懸念也是電影節組委會需要考慮的。
如果場刊評分和觀眾口碑能左右大獎,那還要評委幹什麼,平白少了看點,也會讓大獎早早失去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