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藝時代> 第五百七十三章 翹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三章 翹嘴 (2 / 2)

所幸,擔心了好幾天,最後的結果是好的,《紅高粱》一舉奪得金熊獎。

“《紅高粱》拿下金熊獎,不僅是華夏電影史上首次獲得國際A級電影節的大獎,同時也是亞洲電影史上的首次。在《紅高粱》之前,亞洲電影還從未有電影獲得過如此殊榮。”

“我相信,《紅高粱》得獎只是一個開始,今後會有更多的華夏電影人向國際最高獎項發起衝鋒。最終,讓全世界影迷知道華夏電影,認識華夏電影,並透過我們的電影瞭解華夏!”

張億謀說到這裡,語氣仍有些激動,姜玉樓對他的情緒非常理解。

電影為什麼是藝術,這是有原因的。

華夏曾經長期的封閉和重壓,造成人肉體上、精神上的扭曲,人變得衰弱,平庸,謹小慎微,瞻前顧後,不陰不陽,這樣下去,這個民族怎麼會強盛起來?

這時候,就需要書籍、畫、音樂和電影等形式展現另一種可能。

尤其是電影,它可以透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讚美生命,讚美生命的自由、舒展,愛就真愛,恨就真恨,大生大死,大恨大愛。

同時,透過電影也可以讓外國人瞭解到華夏的文化,瞭解到華夏的進步。

真正起到交流作用的,必然是電影。

柏林之行講完後,他繼續道:“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姜玉樓老師、電影局領導、吳天明廠長以及莫唁老師對我和《紅高粱》這部電影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也不會拍出《紅高粱》,《紅高粱》更不會獲得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

在張億謀講話的時候,對面的記者們一直在拍照和記錄,很多人敏銳地察覺到在張億謀的感謝順序當中,姜玉樓的名字竟然排在了電影局和吳天明這兩個主管領導的前面,記者們的心中無不升起了巨大的疑問。

難道,姜玉樓和這部電影有什麼關係不成?

莫唁:我不配?

在記者們猜測和議論的時候,坐在吳天明身旁的電影局領導側頭問道:“這部電影跟姜老師有什麼關係?”

吳天明耐心解釋道:“張億謀能有如今的成長,姜老師出力頗多,比如《黃土地》和《一個和八個》。就說《紅高粱》吧,也是在《最文學》雜誌發表後,才被張億謀看到的。聽說,劇本的編劇莫唁也是跟著姜老師學習,還有他的把關……”

電影局領導完之後感嘆道:“沒想到姜老師在電影行業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誰說不是呢,《最文學》和姜老師是一體的,姜老師又和不少大作家關係良好,手上還有不少經典作品版權,以後各大製片廠想拍電影,少不得和姜老師打交道。”吳天明道。

領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是這樣啊。”

張億謀的發言結束,記者們率先提問,提問的主要物件自然是剛剛獲得金熊獎的張億謀,提問的內容包括他和姜玉樓的關係,以及姜玉樓對這部電影有什麼幫助。

張億謀也是個實誠人,自然將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說了出來,又引來大家的一聲聲驚歎。

眾人這才意識到,在文學領域橫掃八方,叱吒風雲的姜玉樓在電影行業也有如此強大的能量。

張億謀訴說著姜玉樓對他的幫助,心中不時閃過這些年以來,他和姜玉樓相處的畫面,臉上滿是真誠和感動。

面對著這些記者的鏡頭,他心裡恍然,突然想到了一個詞。

他又補充道:“姜老師真乃良師益友!”

對面的眾多記者聽到張億謀的話,也不禁腦補出一出千里馬與伯樂的佳話,手下奮筆疾書,這裡面很有故事可挖呀!

果然,另一個記者起身提問,順著剛才的問題又問起了姜玉樓給予張億謀的一些具體幫助,張億謀只能繼續陳述。

在張億謀同志絮絮叨叨的描述當中,姜玉樓在記者們心中的形象也越來越誇張。

這還是作家?這是超人吧!

實在不是記者同志們腦補能力強,而是張億謀同志誇得太過,就連姜玉樓聽了都臉紅。

咦,我的嘴怎麼翹了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