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止而勢少殺,餘曰:“可行矣。”其人亦曰:“可去。”餘以為將同往而前者,及餘行而彼復止。餘益知其必非良人,然入其吻而不下嚥,其心猶良也。更北半里,轉而西又一里餘,有營當兩界夾中阜上,壁壘新整。由其下又西一里,入上司南門,有土垣環繞,門內即宿鋪。
江西人。
自下司至此,居舍中各半土半欄。
時雨過街溼,餘乘溼履,遂由街北轉而西,有巨塘匯其內,西築堤為堰,甃zhòu井壁為馳道甚整。
又北半里,直抵囤山堡壘東麓,北向入一門。有石罅一縷在東麓下,當其盡處,鑿孔如盂,深尺許,可貯水一斗。囤上下人俱以盎候而酌之,謂其水甘冽,迥異他水。餘酌而嘗之,果不虛也。由此循囤麓轉入北峽,峽中居人甚多,皆頭目之為心膂lǔ親信得力的人寄者;又編竹架囤於峽中,分行貯粟焉。由北陝西向行,已入囤後,有脊自西北連屬於囤,乃囤之結蒂處也。脊東峽中,有洞倚囤麓,其門北向,甚隘而深。有二人將上囤,餘問:“此洞深否?”雲:“其洞不深。上至囤半,有大洞頗深而有水,須以炬入。”由下仰眺,囤上居舍累累,惟司官所居三四層,皆以瓦覆,以堊è白色土飾。
囤險而居整,反出南丹上也。
餘乃隨其人拾級上囤,其級甚峻,而甃zhòu鑿開整。竭撅而上,共半里,折而東,有樓三楹跨路間,乃囤半之隘關也。洞在中楹之後,前為樓所蔽不可見。
有男婦各一,炊中楹下。
二人指餘入,遂登囤去。
餘索炬於炊者,則楹後即豬欄馬棧。踐之下洞,洞門北向,窪墜而下,下皆汙土,上多滴瀝,不堪駐足,乃復出而下。先是令一夫隨行,至脊下,不敢登,餘乃獨上。
然囤上之形,可以外瞭而見,惟此洞為樓掩,非身至不知也。仍由舊路里餘,返宿舍,則已簿暮矣。炊飯亦熟,遂餐而臥。
上司土官楊柚,由長官而加副總,以水西之役也。其地小而與南丹為仇,互相襲殺,故兩土官各退居囤上。
南丹州治在囤下而居於上。
上司則司治俱在上,而環囤而居者,皆其頭目也。南丹第三弟走荔波,為莫伋jí用著人名所執;第四弟走上司,至今為外難,日惴惴焉。
其囤圓而大,四面絕壁,惟西北有脊通級而上,路必環旋於下峽,故為天險。峽中水西南下,合塘中及外峽南北諸流,俱透西南腋中墜去。
二十九日由上司出南門,仍渡門東小水,溯之東北行。一里,躡土山而上。四里,逾土山西度之脊,其西石峰突兀,至此北盡。逾脊西北行一里半,嶺頭石脊,復夾成隘門,兩旁石骨嶙峋指石頭雜亂參差。由隘西出,轉而東北下,半里,下抵塢中。又北一里,復越土山西下脊,是為上司、獨山州界,於是下嶺循東山行。又二里,有村在西山塢中,為苴jū查村。
其處東西兩界皆土山,中開大塢,有水自北來,界於塢中,繞苴查之東,乃西向破峽去。循東界山溯水北向行,又三里,水分二支來,一自西北,一自東北,如“丫”字會於中支山盡處。
西北者較大,路溯東北行,一里半始渡之。
於中支山東麓,得罈子窯村,乃土官蒙氏之族也。村北溪中皆碎石,時涸時溢。又東渡之,東北上岡頭。共裡許,有土環遺址,名曰關上,而無居舍。又東北一里,水盡塢窮,於是躡嶺,其嶺甚峻。三里,北逾其脊,隘中底石如鋪,兩旁有屼wù立峰,是名雞公關。其脈自獨山州西北,繞州治東南過此,又東南度六寨之東,而下蠻王峰者也。脊西南水,下苴查而入都泥;脊東北水,由合江州下荔波而入龍江。從脊東北眺,則崇山蜿蜒,列屏於前,與此山遙對成兩界,中夾大塢,自西北向東南焉。下山即轉北行,一里抵塢,轉東,即有小水東南下。又東一里,逾陟岡阜,忽有溪自西北注東南,水於此復出,為龍江上流矣。渡溪東上,於是升陟彼壠,東北行塢中。五里,有數家之村,在東北山下。從其前復轉入西峽,北一里,過一脊,始北向下嶺。其下甚深,半里抵其麓,始知前所行俱在山上也。又北行塢中一里半,有大溪汪然,自西峽層山是出,東注而去,亦由合江州而下荔波、思恩者。歷石壑而渡其北。又緣西界支隴北行五里,為羊用寨。
乃蒙氏之砦也(zhài,山成所設防守柵欄),在西山麓。又北三里,有小水自西坡東注,涉之。又北二里,入獨山州之南隘門。其州無城,一土知州,一明知州。土官蒙姓,所屬皆土人。
即苗仲(布依族)。
明官多缺,以經歷管出納文書的官署篆某管代理,所屬皆客戶。
餘所主者,江西南昌人黃南溪也,其人忠厚長者,家有樓可棲。蓋是州雖無城,而夾街樓房連屬,俱用瓦蓋,無復茅欄牛圈之陋矣。
獨山土官昔為蒙詔,四年前觀燈,為其子所弒shì臣殺君或子女殺死父母。母趨救,亦弒之。
乃託言殺一頭目,誤傷其父,竟無問者。今現為土官,可恨也!
三十日平明飯,出獨山州北隘門,西北向循西界山行。六里,有小水亦自西坡東注,涉之。又北二里,北塢漸窮,山脊自東界西度南轉,乃路轉東北,澗中小水北流。渡澗,循東界山腋間東北上,又二里,有水溢路旁石穴間,甚冽寒冷。其側有蒙氏修路碑。從此攀石磴東北上嶺,雨大至。一里半,北登嶺隘。是嶺由東南度西北,乃祖山,從其東北分裂眾枝:其直東而去者,為黎平、平崖之脊;東南分枝而下者,為荔波、羅城之派;西北分枝而下者,度此稍北,即西轉南走而環於獨山之西,度雞公嶺而南,為蠻王、多靈之派。
獨山州南二十里,有山尖起,立於眾山之中,是名獨山,州之所以得名也。又東北行山峽間,乃下。共二里,有澗自東谷走深崖中,兩崖石壁甚逼,澗嵌其間甚深,架石樑其上,為深河橋。過橋,復躋崖而上。登嶺而北,有小水自東北瀉石崖而下,涉之,復升嶺,共一里,遂由峽中北行。又二里,乃下,東北行壑中。有村在東山下,由其前少轉西北,共二里,有溪自東北來,渡之。溯其西岸,東北逾嶺二里,一水自東北來,一水自西北來,東北者較大。於是涉西北水,緣中支山而上,東北三里而登其岡。飯於岡上。乃稍下,又北逾嶺而下夾塢中。共三里,又上,有溪自南峽北向下墜深潭,潭小而高,此西北小溪之源也。又北逾嶺下一里半,下度深壑中,有澗自西南峽中來,至此東向四轉,此東北個溪之源也。涉之,西南登嶺。
半里而上,循嶺半西南行。二里,過兔場,西出嘉坑關。隨小水西下,由夾中行五里,兩夾山多石崖突兀獨立高聳,路側有泉湧穴出。又西二里,水墜南峽去,路逾北坳上,有寨在東岡之巔。由其西北度脊,南北俱有窪中墜,環塍為田,直抵其底,水皆自底西向透石穴者也。
又西逾嶺一里,出隘口,其上石骨稜峭,皆作噓雲裂萼è即花萼,噓雲裂萼形容石頭既高聳又分裂的花萼之勢。
又西北下峽中,一里,轉而西,半里,西出峽,是為獨山州與胡家司分界。
胡家司即都勻長官司。從姓呼之,以別郡名也。
於是山開南北洋,中有大溪自北而南,是為橫樑。循溪東轉南半里,抵南崖。
崖下有賣粉指當地常見的米粉一類食品為餉者,以鹽少許易而餐之。隨溪南岸西行,道路開整,不復以蜀道為苦。溪北有崇廟在高樹間,人家田隴,屢屢從斷岸而出。共六里,過塢裡村。又西一里,其水南曲,乃西渡之。從溪西岸南行,半里,為邛母村。從村前西轉,塢復東西開。而其村重綴岡阜,瓦舍高聳,想亦胡家司之族目也。西二里,其水北曲,復西渡之。又西北一里,其水西曲,又北渡之。從北岸懸崖西行一里半,有水自西來會,乃麥衝河也。即溯河西行二里,入麥衝堡南隘門而宿。是晚雷雨大作,徹夜不止。
四月初一日平明起,雨漸止。飯間,聞其西有桃源洞,相去五里,須秉炬深入,中多幡蓋纓絡布幔與絲帶之物。覓主人導之不得,曰:“第往關上,可西往也。”遂北向出隘門,溯溪東岸行。忽石壁湧起岸東,勢極危削,溪漱之南,路溯之北,咫尺間,上倚穹崖,下循迅派指激流,神骨俱竦sǒng恐懼。
三里,轉入東塢,其北有小峰立路隅,當麥衝河南下之衝,有巖北向,日觀音洞。又北半里,曰麥衝關。問所謂桃源洞者,正在其直西大峰之半,相望不出四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