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觀戰的武當派諸人此刻卻一個個的將神情繃得緊緊,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之色,武當派諸人從小修習太極,自然明白:聖人有言,大道無形,若是化無形為有形,反而是落滿了下乘。
清虛先前尚是熱血上湧豪情滿懷,陡然之間遇此打擊,腦子頓時一個機靈,清明瞭些,心中暗道一聲不好,如此下去,如何了得?
清虛自出道以來,雖屢敗於顧子傾之手,不過那是同門間的切磋,點到為止,其餘時間,清虛無論是在門內比試還是行走江湖,都是無往而不利。
今日這等情況,清虛自使用太極以來,實在是從未有過之事,此時此刻,要如何應付才好?
清虛閉目沉思,凝神細想,腦子在飛速的運轉著。
就在清虛閉目沉思之際,天地之間的方塊之勢越來越來是強盛,而清虛頭頂的圓圈之勢卻越來越是虛弱,此消彼長之下,方塊充斥天地,太極搖搖欲墜。
清虛似支撐不住,額頭上現了細細密密的汗珠。
圍觀的武當派諸人望著演武場上的一舉一動,真個是揪心不已,一個個的在心中默默為清虛加油打氣著。
眼看方塊就要完全的限制住圓圈,清虛即將落敗之際,清虛突然雙目一睜,大喝一聲間,清虛手上已有動作。
清虛不再劃圓,反而將雙手相合,拇指、食指相抵,中指、無名子、小指相交,對著虛空疾點,口中唱諾道:
“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陰陽消長,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隨著清虛法咒的念出,一道氣劍由清虛指尖發出,直指虛空中方圓的相交之處,說也奇怪,圓還是那圓,方卻似被氣劍劃開了一道小口,就如同一個蓄滿水的池子被開啟了一道小口子一般,池水登時找到了宣洩之所,遂汩汩流出。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太極被這股水流一激,立馬精神起來,黑白相間的陰陽魚又緩緩流動,用不著片刻間隙,就會恢復先前的活力。
天地間的方塊之力被那道口子一洩,頓時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被攪得風起雲湧。
“好……”圍觀眾人紛紛叫好,只覺今日實在大開眼界。
便是閒雲道長,也是雙手相搓,極力抑制著內心的興奮:李易能借天地之“道”而悟法,貧道的弟子清虛亦能。
郭不守亦是看得連連點頭:武當派扶搖直上,作為後起之秀,在短短數百年間,其聲望底蘊直追道教四大門派,果然不是沒有理由,觀清虛行事,武當派至少在未來的數十年間,可保聲名不墮。
顧子傾素來清高,此刻一雙美目中異彩連連:李易封得漂亮,清虛刺得機巧,兩人如此絞盡腦計,以“道”制“道”,這場比試實在是大比試至今,最為精彩的一場。
恨不能自己就在場上啊!
………………
道教典籍記載: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化身天地之後,道祖鴻鈞於紫霄宮中講道,宣講天地至理,後世的諸子百家分拾道祖鴻鈞所講大道的隻言片語,又各成其道。
上古三大奇書之一,號稱百經之首的《易經》對道祖鴻鈞的講道略有記載,並以此來推算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意思是說:如果世間的“道”為五十的話,那麼其中的四十九是可以推算出來,並被掌控的,另外尚有遁去的“一”,是無法推算也無法掌控的,而最終造成“道”的改變,反而是那遁去的“一”。
簡單點來講就是:世間沒有絕對之事,天道在將所有的條條框框限定之後,又給芸芸眾生開了一道後門,讓芸芸眾生在慢慢的生命歲月長河中,有一條捷徑可走,讓芸芸眾生去祈求,去尋找,免得天地之間沒有了變化,失去了活力,顯得死氣沉沉。
當然,芸芸眾生們找不找得到那一條捷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道祖鴻鈞門下首徒乃是道教聖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的太極圖便很好的詮釋了這一理論,陰陽魚首尾相連,從不斷絕,而在陰或者陽的最盛處,也分別有一相對的陽眼或者陰眼。
如今,李易以方制圓,想要用天地規律將清虛的太極完全限制住,想法本是好的,然而天道不全,方之極便是圓,世間的陰陽之力,如何能完全限制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