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出班道,“國難當頭,任人唯賢,李相不避嫌推薦兒子,這份擔當,實令我等汗顏!”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大夥要的是一個能夠率兵迎敵的人,現在這個人出現了,誰會去反對,都紛紛支援。
見眾臣都贊同,李德康便將這事定下來。
李友心中暗喜。
他掌文,兒子掌武,只要操作的好,以後晉國朝堂,他家將佔半壁。
等李德康百年之後,他會強勢接班。
哈哈!
這次戰爭真好!
陳載國就是老夫的福星,他用這樣的妙計幫了自己,自己也應幫他。
下次多賣他些武器。
李友正在洋洋得意,卻不想一枚炸彈轟過來。
“一事不煩二主,陛下,臣覺得李相負責議和最合適,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相父子出馬,宇軍定會鎩羽而歸!”
這廝太陰險!
李友恨恨看了一眼王純,卻又無可奈何。
負責議和的使者不會有好名聲。
雖然是皇帝授權,最終拍板的也是皇帝,但協議是他籤的。
所以很容易留有詬病,在民眾當中背上賣國的鍋。
沒有好名聲,休想接皇帝的班。
王純飛出兩把飛刀,把李友死死釘住。
兒子吃敗仗,老子壞名聲??????李友,你滿意嗎?
“陛下,為我朝江山社稷,臣就算粉身碎骨也不會皺一下眉頭,臣願負責議和!”
李友早想到這一點。
就算王純不說,他也會主動攬下議和的事。
就為消除皇帝和其他大臣的疑慮。
真理向來掌握在拳頭上,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名聲算個錘子!
到時候老夫重拳出擊,誰敢提名
聲兩個字。
李友這話果然打消了李德康不少疑慮,他放鬆了對這個假想敵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