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孟學奇登門了。
孟學奇是孟青雲的族叔,他一直燒炭賣給縣裡富戶,但木炭的價錢低、路途又遠,來回奔波很是受苦,如今足不出戶就能把木炭賣了,孟學奇高興還來不及呢。
因為省了力氣,孟學奇滿心歡喜,甚至主動提出給孟青雲打點折扣。
除此之外,他還拿出懷裡揣的傢伙事,算了一個黃道吉日,平日裡,誰家動土或者開業都會去找他算日子。
老族叔神通廣大,今天這是免費贈送……
又過了一會兒,孟正雲、孟泰雲結伴而來,經過一番商量,孟青雲給出月錢九百,管兩頓飯,並答應只要一直跟著他幹,月錢會酌情增加的。
二人滿意的應承了下來。
他們給富戶家做過長工,月錢八百左右,不管飯,早出歸晚,事事還都得看人臉色,相比之下,在坊市幫忙,回家早了還能侍弄會兒莊稼。
次日,孟青雲喊上孟森去購買廚具、餐具、桌凳等物件,以及搭建布棚的用具。
這些東西置辦好,花了五貫多錢。
然後他又去配置了好多做鍋貼和烤肉的調料,尤其五香、桂皮、八角這些,現在它們都在藥店裡躺著,其他人不知道作用,模仿也是徒有其表。
二十一日,辰時未到。
孟青雲等人早早的到了坊市,支起了布棚,上面有孟青雲親自寫的字號“孟氏特色小吃”。
棚口兩側立著兩塊木板,上面貼有孟青雲畫了圖的主營說明,烤魚、烤羊肉、鍋貼栩栩如生,圖文並茂,不識字的客人也能看明白賣的是什麼食物。
想不到,前世學的美術在這個地方派上了用場。
布棚不大,裡面有簡易的操作間,空餘的地方只能擺下五套桌凳,其餘的桌椅板凳都擺在外面。
收拾停當,開始切肉、剁餡、切菜、串串等前期準備。
今天,孟青雲準備的是豬肉菘菜餡,菘菜就是大白菜,是大宇百姓冬春的主要蔬菜,冬天醃漬好,一直要吃到春天。
第一天開業,不知道生意如何,孟青雲只准備了三十斤豬肉做餡,羊肉十斤,魚拿了五十條,廟會上臨近鄉鎮的人都來湊熱鬧,而坊市內大多是本鎮的人,食材若是多了,他擔心浪費了。
孟青雲親自調餡,拌好餡後開始和麵擀餃子皮,然後孟青雲教他們包鍋貼。
鍋貼包法簡單,只是把餃子皮中間捏住,兩邊要露出來通風,孟正雲二人一學就會。
但不能包太多備用,一則,多了沒地方放,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包好的鍋貼放久了,外皮就會幹,鍋貼的酥脆就會打折扣,只有現包的鍋貼效果才好。
巳時末,就是後世的十一點。
吉時一到,孟正雲就急匆匆道:“青雲,快掛紅、放鞭炮!”
大宇百姓在孩子中舉、娶媳婦、修建房屋、開業都要掛紅、放鞭炮,據說是掛紅能辟邪,放炮能崩掉晦氣。
孟青雲也求個好彩頭。
鞭炮聲剛落,孟青雲就見父親和姐姐到來,同來的還有族中幾個長輩,他們手裡拿著紅布和鞭炮,明顯是來給小吃攤追加好彩頭的。
寒暄一番,孟青雲招呼族人坐下,然後做鍋貼、烤羊肉招待他們。
不用說,孟青雲又收到了許多五星好評。
“孟氏特色小吃,開業大酬賓,前三天來消費,都是買五送一。你沒有聽錯,確實是買五送一,不論是鍋貼還是烤肉,都是買五送一。我們揮淚大派送,不為賺錢,只為賺個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