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京城突然下起暴雨,大雨下了三天,一些低窪地方,都出現了積水,本來看到雨水挺高興的,但是一連下了幾天又讓人當心起來。
雨後初晴,京城的損失還沒有統計完,西南方一隻信鴿飛來,焦作以南黃河決堤,一府受災,當地正在想辦法封堵決口。
到上報的時候,已經鑿沉貨船一艘,水量得到控制,預計今夜到明天能堵住決口。
除了田地損失之外,百姓被大水沖走,淹死無法統計,當地請求徐州駐軍就近支援。
朱慈烺皺眉立刻吩咐徐州的第十三師派兵增援,之後坐在那裡越想越氣,年初的時候,欽天監和農業部就提醒北方多雨容易形成內澇。
朱慈烺更是在朝會上反覆提及要小心河流堤壩!結果還是出事了!
一出事還是大事,現在大明人力資源多寶貴,一下子一府之地受災,估計要有幾千上萬人淹死,甚至幾十萬都有可能。
生氣之下朱慈烺大手一揮:“將修建焦作段黃河大堤的主要負責人,稽核人員都給朕抓進昭獄!朕要看看到底是因為什麼!”
一旁的李若璉自然沒有意見,抱拳領命下去安排。
下一封是南陽等地蝗災復起,請求發動百姓滅蝗,朱慈烺想了想就近從丹江口水庫工程部調了五萬百姓參與滅蝗。
朱慈烺雖然沒有本事搞南水北調,但是提前把丹江口地區幾個縣府的百姓遷出,在那裡築一個堤壩,攔截漢江和丹江的江水,引一部分水到南陽盆地和湖北北部還是能做到的。
修建丹江口水庫,可以防洪,灌溉,養殖當然等到電動機研究出來,以後還可以用來發電。
現在只是前期準備工程,堤壩也不打算修的那麼高,算是給後世子孫想要南水北調的時候打個基礎。
南陽盆地一直缺水,所以旱災經常發生,其他地方稍有風吹草動,它就先旱為敬,這就導致,當地不僅旱災嚐嚐發生,蝗災也是隔三差五的出現。
要是不管,這些蝗蟲越過伏牛山,整個河南都要跟著完蛋。
處理了南陽蝗災之後,北疆送來急報,北西伯利亞突然吹來一陣寒流,導致五月份北疆城又下起大雪,當地種植的農作物大部分受災,今年北疆城需要支援更多糧食、
北疆城作為大明控制北疆和勒拿河的堡壘城市,他能有多少糧食收成朱慈烺根本不關心,反正到目前為止那裡的墾殖公司加上駐軍也不過十萬人左右。
這些人平時抓抓魚打打獵,然後荒地多,兩年收一年也不愁糧食吃。就算有缺口也不會很大。
北疆那邊墾殖公司逐漸都走入正軌,尤其是東北地區,在持續的移民之下,人口早就突破三百萬以上,耕地三四千萬畝,糧食一年能生產八千萬石以上。
而且遼河松花江運河修通在即,以後整個遼東水系成為一體,航運將會更加便利,經濟持續向好。
以後北疆的木頭就不必走黑龍江入海繞一個大圈在運到渤海灣了,到之後只需要從黑龍江轉入松花江再運到遼河,順流而下直入渤海,不僅路程縮短了大半,海運變河運,運費也大幅度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