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邊上,朱慈烺坐在椅子上,微笑著看球,突然他轉身問身邊的鄭森:“鄭森,你爹最近有沒有給你寫信?”
鄭森有些不好意思:“寫了,他根我問,新軍指揮系統的問題,是為了……為了問……。”
看鄭森一副不好意思說的模樣朱慈烺微笑著問:“是不是為了問參謀部是不是想奪他的軍權?”
鄭森點點頭:“是,臣慚愧!”
朱慈烺笑著說道:“你慚愧什麼,老子是老子兒子是兒子,再說你爹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怎麼樣?你是怎麼認為的?”
鄭森正色說道:“太子殿下,臣知道,殿下這麼做,是為了軍隊好,是為了大明好,也是為了我爹好,我已經回信跟他說了,並且勸他不要貪戀權勢……”
朱慈烺點點頭:“你是說了,但是你那些叔伯不聽啊,鄭森啊,你最近學海戰,你對未來的海戰有什麼看法?”
鄭森想到:“就像太子殿下說的,未來的海戰是屬於鉅艦大炮的時代,像以前那樣搞點小舢板,用飛索用抓鉤跳蕩敵船的戰法已經過時了。
我們應該研究更大更快的船,造更好的火炮,這樣才能取得海戰的勝利,我爹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朱慈烺哈哈笑著:“你可不要小看你的父親,當年他正是靠著這種狼群戰術,把荷蘭人趕出了南海。
而且他並不是不知道變通,他也加強了福船的結構,儘量裝更多的大炮,也試過訂購歐羅巴人的新船,但是歐羅巴人不願意賣罷了。”
鄭森點點頭,這些以前他都不懂,但是回想起來,他爹確實做過很多嘗試。
朱慈烺接著說道:“那你覺得大明未來的戰略應該是什麼樣的?”
鄭森直言到:“回殿下,我支援海權論派!”
這個海權論派和陸權論派自然是講武堂的新課題,在大航海時代剛剛開始這個時間段,海權論並沒有形成。
但是海權論又不是絕對正確的,世界上除了海權論之外,還有一種理論那就是陸權論。
海權論就不用說了,誰統治了海洋,誰佔領的航道節點,誰掌握了更多的貿易航線,那麼誰就掌握了世界。
這對於歐羅巴和美洲人來說,確實是正確的,歐羅巴國家更多,英、法、德、意等國國力相近,領土相當,很難以一國之力取得霸權。
只有不斷的對外擴張尋找更多的資源人力,最後才能脫穎而出,包括美洲也是一樣,他們內部市場太小,兩面臨海,只有航行到世界的中心歐亞大陸,才能獲得市場和資源。
所以他們支援海泉論,但是大明就不一樣了,大明一國之力可以橫壓世界,而且就在歐亞大陸,只要一路西進平推,就算不用海軍,也能把整個世界中心納入麾下,就像當年的蒙古人。
所以支援海權還是支援陸權,這就變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透過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可以催生出很多的不同戰略戰法,極大的擴充套件這些講武堂學子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