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裡,朱慈烺念念不忘的馬球和蹴鞠比賽終於開始舉辦,雖然說馬上就要打仗,這個時候搞這個有點著急。
但是現在要是不幹,豈不是又要再等一年,鬼知道這一仗要打到什麼時候。
這個時候的建奴,就像是即將被關進籠子裡的野獸,它會拼命的左衝又突,試著去挑戰牢籠,期望能衝破牢籠再次迴歸自由。
所以這個時間,能騰出一兩個月的空閒都是難得了,而且因為是第一屆朱慈烺也沒有搞的太大。
馬球方面新軍每一軍派出一支代表隊,湊出了七支代表隊,錦衣衛代表隊一支,東廠代表隊一支,勳貴代表隊一支,講武堂代表隊一支,東宮代表隊一支。
之後還有京營代表隊,京城民間代表隊,曹文詔的騎兵代表隊,蒙古的額哲代表隊。
這十六支隊伍角逐冠軍,蹴鞠也是一樣,到明年朱慈烺還打算組建各省隊,皇親隊,藩國隊等等。
比賽場地方面因為京城內找不到這麼大的空地,所以朱慈烺特意選了南城外劃出場地。
這樣的比賽第一次舉辦,大家都是簡單的熟悉了規則,然後訓練了十幾天之後就匆匆上場。
可以說是一場菜雞互啄之戰,一打起來要麼是靠著個人武勇,要麼靠蠻力,要麼就一擁而上。完全沒有一點競技體育的團隊精神。
不過對於京城百姓來說,這可是一場難得的盛會,都不用刻意宣傳,每天觀看的人都是人山人海。
朱慈烺也沒有建什麼大型體育場,也沒有搞什麼觀景臺,那玩意萬一站的人多了垮塌了,容易造成事故。
而且像這種耗資巨大,消耗大量資源的東西,只能在和平年代搞,現在有點東西,都想用在戰爭上轉化成戰鬥力。
所以比賽場地採用的是堆土成丘圍住四面,這樣能最大程度上讓更多人看到比賽的情況。
朱慈烺自然不可能每場比賽都去,不過一些重要的比賽,朱慈烺還是便衣去看了,例如每次有東宮隊的比賽,朱慈烺都會到場加油。
東宮隊當然是朱慈烺親自挑選,親自訓練的隊伍,隊員選擇的就是東宮個衙門各工坊裡面會騎馬會踢蹴鞠的人才。
雖然朱慈烺對於足球的理解也是業餘水平,但是俗話說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麼!
朱慈烺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指導一下這些連豬跑都沒有見過的菜雞,每次去看東宮的比賽,一個是給他們加油打氣,另外一個也是制定相應的戰法。
今天東宮隊馬球對上曹文詔的騎兵,曹文詔的部下跟曹文詔一樣,都是是敢打敢衝,一副彪悍的氣勢。
騎術也是個頂個的優秀,左右騰挪,那叫一個帥氣,但是帥不過一刻鐘,在連丟兩球之後,臉也黑了。
他們也逐漸收起了對東宮隊的輕視,但是戰術上的失誤不是重視就有用的,他們根本不管什麼隊形,一看到球就包圍上去,結果等人衝到,球又飛遠了。
氣的哇哇大叫,就是摸不到球,東宮隊雖然馬術上不如他們,但是依舊把他們耍的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