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枕刀黃粱記> 第三十一章 大唐霓裳曲,殿上神仙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大唐霓裳曲,殿上神仙人 (2 / 2)

“殿下言語的是何人啊?”

聽了皇帝的金口玉言,文武百官自動讓出空間,將那個小小的綠袍芝麻官袒露在了大殿之上。一眾目光掃在其身上,彷彿把那人快要炙死!

“啟奏陛下,下臣是安東都護高侃之孫高適,暫居位監察御史一職,剛才所言確是下臣啟奏!”

高適?這人誰啊?高侃倒是隱約聽過,什麼時候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都這麼硬氣了?這是真無知還是故意羞臊吾等諸君無膽?當下,殿下各位文武朝官對這個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無名之輩生出了濃濃的敵意!

皇帝很高興,雖然他也沒聽說過這個人,卻不妨礙他發自內心的痛快。大敵當前,這位年歲不小的監察御史一介書生,卻敢於在這朝堂之上慨然奏請君臣共聚,誓死守城,真是給天下讀書人增色!為大唐帝國長臉!這個人朕記下了,以後可堪大用!

逃跑還是守城,這是一個問題。

兩種抉擇擺在唐玄宗面前,皇帝會選擇哪一個呢?要知道,守城需要巨大的勇氣,要是換作二三十年甚至十幾年前,這位不甘天命的皇帝還是有這份決心的。但此時已是天寶十五載了,這位大唐皇帝骨子裡的兇殘和狠厲早就被歲月消磨殆盡。溫泉如絲能化萬年堅冰,美色如水能穿千錘之鋼!當年的那個拼命三郎已是七十一歲的垂垂老者了。更要命的是太史令李先師的批言,將他好不容易擠壓出來的崢嶸轟擊成了齏粉,批言顯示,命中註定長安城要丟在他的手裡。至於今晚殿上的君臣商談,一開始皇帝就是頹廢的,只是一時沒想好退路,君臣之間所謂的出謀劃策也只是走個過場,高適其人算是意外之喜,只是那份熱血動搖不了根本,天意如此,朕改不了啊!

滿心歡喜的安撫了那個叫高適的,皇帝顯得格外高興,神采飛揚,勸誡群臣要以高適為榜樣,當即決定頒佈堅守詔令,一副御駕親征的姿態。他更是向高力士吩咐,去請宮中樂聖李龜年幾人,立刻安排人手,朕今晚要大宴群臣,破例演奏“霓裳羽衣曲”,預祝長安守軍旗開得勝大破胡虜!

朝堂之上的群臣被皇帝的這一番迷之操作安排的摸不著腦門,剛才不是已經基本達成共識了麼?君臣一體先戰略放棄長安避禍蜀地麼?怎麼突然冒出來一個叫高適的就搞得峰迴路轉了?難道大家都揣摩錯了陛下的心思?皇帝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堅守的準備?難道真要我等去跟那些卑賤的蠻人生死拼殺?這可如何是好?至於那聲名遠播的“霓裳神曲”,歷來是非大機緣不得欣賞,殿上這百十來號人真正有緣欣賞的也不過寥寥,只是現今的形式,誰有那個心思放在歌舞上啊!保命才是要緊呀!

雖然此刻的朝堂上,群臣百官各個如坐針氈歸心似箭,可皇帝有令,誰也不敢違抗,沒看到就連楊相國都乖乖入席了麼,其餘人等更不敢流露出半點不爽,均是彎腰行禮叩謝君恩。不長時,宴席就被宦官宮女安排妥當,珍饈美味玉液瓊漿,各位朝官也按順次坐好,只是那個剛剛大出風頭的監察御史,此刻被安排到了皇帝的下手位置,與當朝第一人對席而坐!面對著近在咫尺的浩蕩皇恩,高適也想表現的如同昔日好友李白一般淡然,可他到底不是李白。他儘量的保持著從容,原來被皇帝恩寵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奇妙!

是年六月初九夜,月色如銀,萬里一碧。玄宗在宮中大宴群臣,李龜年李彭年李鶴年兄弟幾位也是奉旨進宮,各司其職各顯其能,一時間朝堂之上靡靡之音繞樑盪漾,嫋嫋仙子翩翩起舞,整個大殿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席間觥籌交錯,君臣言語歡暢,其樂融融。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盛世。

御酒是真香啊,舞曲是真妙啊,歌女胸前的雪白也是真晃眼啊,紅紅綠綠的,今夕不辭酣之醉,盡歡不吝時之光。然而在座之人都是各懷鬼胎,心思早都飛到了自家的那些私貨身上,彼此之間不過寒暄敷衍,歌舞昇平不假,心裡算計是真。數見不鮮,只煩不奇。安祿山那幾十萬把屠刀可不是這雍容華貴的舞曲能化解的!

此刻的玄宗皇帝,一邊問詢著殿下那個叫高適的情況,知道了他是天寶八年進士及第,被授了個封丘縣尉。後來去了邊關,追隨投靠了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擔任掌書記。也是昨年隨哥舒翰回京,本來是在輔佐哥舒翰把守潼關,不想哥舒翰指揮失誤,身居幕後的高適等人眼見大勢已去,四散奔逃,高適也是第一時間逃回了長安城,聽聞天子傳喚百官上朝議事,心中裝著太多奏報機要的高適立刻就上了朝。他是個心懷天下的熱血男兒,多年來身處邊塞軍伍也養出了一身刀心劍膽,雖然已經五十有一,卻仍然心火灼熱。只是他人微言輕根基淺,在這朝堂上沒什麼話語權,那句石破天驚的堅守言論也是思量思量再思量後才喊了出來!

得了皇帝的賞識後,落座在了最顯赫的位置上,皇帝不急著問詢潼關戰事,卻循著文人間的習慣,交流起了詩詞文章。高適是個極聰慧的人,皇帝問啥我說啥,不問的絕不多言一個字。當皇帝聽聞前些年橫空出世的那首《燕歌行》正是出自眼前之人,更是大為震驚。只是那兩句“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可好死不死正巧一如殿上此刻的場景。君臣二人都是千年的狐狸,也不覺得尷尬,繼續神色安寧的閒聊著。

“奧?愛卿竟然與那殺千刀的李十二是舊相識,竟然會被他誆騙的去幹那尋仙人求長生的妙事!哈哈哈,有趣有趣,實在有趣!”

當聽聞高適早年間曾經和李白結伴出行,暢遊梁宋之地,飲酒觀妓,射獵論詩,後來穿山過水的尋仙草,煉仙丹,訪仙人,皇帝不由得也是興致頗高,回想起那位故人,也是感慨良多。那個狂到無邊無際的人,真是叫人又愛又恨!

“回陛下,經年往事,現在想來確是慚愧!”

高適自知跟皇帝交情沒有到那個份上,不論是誇還是諷,李白其人,都不是現下的自己可以品評的。畢竟普天之下,皇帝跟李白的相愛相殺可是人盡皆知!

“不知愛卿最後訪到了仙人否?”

皇帝淺飲一杯,頗有興致的繼續問道。

“回陛下,下臣蠢笨,一行三人,瀟灑不如李兄,才情不如杜兄,遍尋數月,雖然最後落的個蓬頭垢面狼狽不堪,但下臣卻以為此一行,實乃平生第一大快事。雖然舟車艱辛,卻大開了眼界,回想昔年苟居一方,實在是虛度光華。至於那高來高去的仙人,也說不得見或未見,實在是凡夫俗子,或有機緣也不自知吧!”

談到那段尋仙之行,高適難得的忘卻了拘謹,彷彿殿上之人已不是那九五之尊,卻更像一位閒話家常的平常老者。

“奧?見就是見,未見就是未見,為何愛卿會覺得說不準呢?”

皇帝被這一番言辭也是引得興致連連。高適不敢賣關子,更不敢欺瞞,趕緊答話。

“回陛下,不是下臣存心欺瞞,只是那一行頗多蹊蹺之事,現今回想起來確是異於常規。但若非要說是仙人風采,又跟平日裡傳頌的仙人大相徑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御風而行的那些仙人是不曾遇見的,可神異怪誕的遭遇確是偶有發生!”

“有趣,有趣,愛卿不妨說說有多怪異,朕好奇的緊吶!”

皇帝似乎對這些虛無縹緲的神仙事興趣盎然,今日聽聞高適的故事,也被其內容吸引,一來想多聽聽那個狂人的故事,二來也是對那神仙事求知若渴。一時間不僅忘了殿上那些鶯鶯燕燕的歌舞,就連隨時兵臨城下的安祿山也被拋諸腦後!

此時的大明宮裡,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歌舞昇平,衣袖飄蕩;鳴鐘擊磬,樂聲悠揚。文武百官喜笑嫣然,推杯換盞。臺基上點起的檀香,煙霧繚繞。深深宮邸,淺淺歡愉。

真真好一個大唐霓裳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