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五載終於沒有熬到第十六個年頭。
那個覺得一生之中所有大事都已辦完的天子,一如祖輩,開始想要享受大唐榮耀的成果了,開元的年號因為血親兄弟的離世令那位天子不喜,既然他已逆天續命成功,為了散去那點晦氣,加之地方官員又給他上了一個祥瑞寶物,於是他便改了開元的年,啟用了天寶的載,期盼著頤享天年,享盡人間極樂,做那真正地萬歲之主。
極樂世界註定不能生生不斷,第十五個年頭,被人攔腰斬斷了。
破草屋裡的張巡和墨升,此刻已不再身處天寶之歲,而是至德元載。墨升將潼關一戰的前因後果仔仔細細講給了張巡聽,他所能說任何細枝末節都沒有隱瞞,至於那些不便講得,還是那句話,仙凡有別,多說無益。
潼關的故事便是這樣,長安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六月初十當夜,距離潼關城破已經過去了一個日夜,潼關城頭那燒了六個多月的平安火,已經熄了一日,今晚估計還是要熄的,那點火的人,想來都死在了叛軍的刀下。
六月九日,潼關沒了,哥舒翰被擒,三四十萬守軍送了命。這驚世駭俗的戰報不用透過烽火臺,玄宗已經知道了,畢竟潼關距離京都,騎快馬小半天也就到了。自從安祿山造反以後,從潼關到長安的峰火臺被重新點起,每到晚間,潼關城點起第一把火,中途驛點再依次點起,直到長安城外最後一站。看到那滾滾的狼煙,京都這邊就知道,今日平安無事,帝王安心,百官安心,黎民安心!
可六月九日這天傍晚,潼關城頭峰火臺,沒人點平安火了。百姓翹首東望,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煙霧,這一下子,無論高低貴賤可都著急了!難道潼關丟了?叛軍真要打進來了嗎?這下怎麼辦呢?長安城裡的守軍能擋得住那些蠻子嗎?聽說那些蠻子都是吃肉喝血的野人,三頭六臂刀槍不入,皇帝和那些官老爺有對策麼?
百姓自然不配知道官家的事,這夜的朝堂之上,那個平日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當朝國宰楊大人此刻臉紅耳赤,面對著朝堂上那越來越壓不住的恐慌和憤怒,他從一開始的指責怪罪已經淪落到現下的痛哭流涕。
“諸位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這十數年來,百官之中不斷有人檢舉安祿山要謀反,鄙人更是不時提醒警惕,可是諸位總不言信,反誣我妒忌忠良。安祿山那賊子更是罔顧天恩,陛下受了矇蔽一時不察,我等為人臣子也是無能為力不好僭越,再加上哥舒將軍指揮失誤,結果落到今日這般境地。這可不全是我楊某人的過錯啊。”
龍椅上的皇帝聽了這話,眼神一冷,輕哼一聲。身旁伺候的高力士感受到了這股沖天殺氣,立刻上前一步,盯著楊國忠大喝一聲:
“大膽!”
楊國忠聞聽呵斥,立刻跪伏在地,一邊磕頭如搗蒜,一邊出口求饒。楊國忠此言是殺頭的大罪,敢非議皇帝決策,這已經是頂天的罪過了,但他還是要賭一把,以命賭命,置之死地才有可能後生!
安祿山要造反,固然有皇帝的不察,但更多的是他的挑唆,難道我楊國忠不逼迫,安祿山就真的不反?再就是誣殺封常清高仙芝,那也是皇帝下的命啊!最後是那個膿包的哥舒翰,幾十萬人就這麼被坑了,一把年紀全活到狗身上了。現下朝堂上這些道貌岸然的官員們,平日拿安祿山的好處可是爭先恐後,此刻對我楊某人落井下石也是不甘人後,紛紛要拿我開刀,企圖把所有的髒水都潑到我身上。大唐千萬萬子民,悠悠眾口,我可沒有那麼蠢,這是萬年遺臭的名聲,我可不能背,我也背不起!我得想個法子,拉一個人下水。那些牆頭草拉再多也沒用,只能找主心骨皇帝陛下,畢竟說到底,決策的是您,主要責任在您,我們都是辦事的奴才。他也怕這番話說完皇帝立刻就把他咔嚓了,可他還是要賭,一來是如此形勢皇帝留他尚且有用。二來還有那個集萬千寵愛一身的妹妹保底,他在腦中將這個辦法斡旋躊躇了千百遍,最終還是決定向死而生,賭上一把!
可是,現下的局面,光是言語推卸責任是沒有多大用的,接下來朝廷該怎麼應對叛軍的威脅,陛下要如何決策才是關鍵!找死的招數還要有破解的後手,這一點楊國忠倒是早就想好了。他一邊磕頭不已。一邊回話: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罪臣還有話講……”
皇帝沒言語,高力士察言觀色,冷冷說道:
“講來!”
此刻的朝堂,落針可聞,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多謝陛下,罪臣惶恐!在罪臣看來,現下的局面已到了如此境況。潼關已失長安危矣,為了不使叛賊侵汙陛下天顏,再加上當下長安城已酷暑難當,罪臣斗膽,請陛下移駕蜀地。雖說蜀地僻遠貧瘠不如京都萬一,可蜀地百姓渴望天恩良久,那邊景色宜人金風送爽,罪臣在那邊也頗有些舊事人情,軍伍排布,宮殿侍從也是齊全,相信陛下和貴妃娘娘定會歡喜。至於叛軍,罪臣定會協同殿上諸位大人,率領京都所有軍民,誓死捍衛大唐尊嚴,想來有皇道氣運加持,不長時定會斬下安賊頭顱,到時罪臣親自快馬加鞭,第一時間將安賊頭顱送到陛下殿前!”
楊國忠一番言語說得情真意切,氣貫長虹,別說是那些文武百官,就連皇帝聽了也是身心舒暢,既解決了當下局事又吹捧了天家顏面。要不說人家能當宰相,明明是落荒而逃之犬,偏偏又氣吞萬里如虎,真是又一個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皇帝挪了挪身子,重新靠上了椅背,擺了擺手,不熱不冷的說了一句:
“起來回話吧!”
趴在地上的楊國忠長出一口氣,他這一局算是賭贏了,謝了天恩。重新站起身,果然,之後的君臣對奏再沒有人敢說他的不是!這一關算是過了,至於往後怎麼樣,他還要想法子好讓自己的腦袋再穩些!
皇帝很明白,也聽進去了楊國忠的建議,不愧是最明白他心思的人,他心裡何嘗沒有想過暫時放棄長安,出去避一避風頭。只是皇帝的身份如此,他又是個志氣高遠的人,逃命這種話是怎麼也不能從他嘴裡說出來的。今晚楊國忠雖然敢非議朕,但也替朕開了口,至於為什麼到蜀地,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的帝王,他是再瞭然不過,因為了解,所以更明白楊國忠的策略可行。畢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猜到天家心思,楊國忠這奴才,果然好用!
首先,蜀地離長安城幾千裡遠,又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楊國忠因曾被皇帝賜下劍南節度使的荊節,後來又因為征伐南詔國,有過一些軍伍勢力,蜀地也算是他的老地盤了,無論軍政還是百姓,侵淫了幾十年,一切盡在他的掌控。其次蜀地位置安全,盆地四面環山是一個天然獨立的地理環境,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另外,劍南節度使也是玄宗手上比較強大的節度使之一,常年都有三萬多士兵駐守,如果發出詔令,短時間內就能集結十數萬人馬,興兵平叛雖有不足,但保一方平安卻不成問題。最後就是蜀地自古號稱天府之國,這幾十年來又沒什麼戰事,早在楊國忠等人的經營下富足臃腫,養活一個逃難的皇帝集團還是綽綽有餘的。而且,自從安祿山起兵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楊國忠就派人在劍南增修城池,儲備物資,打算哪天實在頂不住了就跑到這兒來避難苟活。沒曾想混到現在不僅他自己需要逃命,就連那個權傾天下的皇帝也需要逃命了,今夜這一番提議,把他自己之前的勤懇經營,更裝裱得未雨籌謀高深莫測了!實在是太有先見之明瞭!至於那掩人耳目的秀美山川,倒不如蜀地的小娘皮更趁皇帝的口味!
楊國忠這份近乎完美的“避暑方案”一提出來,那些剛才還吵嚷叫囂的群臣又是如何,當下裡大部分官員開始唯唯諾諾,半天蹦不出來一個響屁。楊國忠不僅完美的給皇帝鋪好了退路,也順道幫這些牆頭草指明瞭方向,這些人當下就在心裡開始盤算,下了朝趕緊回家收拾家當,隨時做好跟皇帝出逃的準備。楊相國真是恩人吶,剛才我的言辭是否太過唐突激烈,此間事了,定要備上厚禮親自登門負荊請罪,希望相國大人有大量,不會難為我等。
此刻的朝堂,上到宰輔,下到書記官,都恨不得立刻散朝,回家經營。可是,就在這時候,偏有個不會來事的,好沒底氣的插了一句:
“還請陛下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列位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軍防遏!”
唉,這是什麼鬼話?說話的是誰?站出來,怎麼混到這間大殿裡的?文武群臣不禁在心裡喝罵,立刻循著聲音望去,便看到個穿著一件綠袍的人正抬著頭,略顯單薄的站在一群紫紅長袍之後。
玄宗此刻心情不錯,楊國忠給他計劃好了退路,再不用考慮那個萬一,此時殿下竟然還有一人提議堅守,一石驚起千層浪,皇帝突然對這人起了極大的興趣,雖然未必真的會堅守,可聽到殿下有人說出如此有骨氣的話,心血不由得一熱。好,我大唐兒郎也不盡都是孬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