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手下的將軍校尉鬧了好一陣,收不到對方的回應,那個閹人只是如死了一般裝聾作啞,可背後那些陌刀隊的大內禁兵卻是雙目赤紅,那捲高高捧起的明黃綢緞,無聲的垂著,壓得高仙芝越來越喘不上氣。
事情很麻煩,看來皇帝是鐵了心要拿他開刀了,那一百位冷靜嗜血的陌刀手就是皇帝的決心。
高仙芝揮手示意,底下人看了手勢,很快就安靜了下來,此刻的官署門前,高仙芝和邊令誠四目相對,就那麼盯著,邊令誠的眼神很堅定,高仙芝的卻很複雜,憤怒,不解,委屈,猙獰,一直到最後的淡然,他突然笑了。笑得很輕,只有自己能聽到一般。
邊令誠看著這個發笑的將軍,雖已年過半百,風姿還是卓越不凡,心裡也有些想笑,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想笑,究竟是笑高仙芝還是笑他自己,他不清楚,他只是在心裡無聲的笑,莫名其妙的笑。
高仙芝笑了好一陣,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將軍校尉,這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戰友,今日是要離了,他再回頭看了看對面鎧甲鮮明的百人陌刀隊,思慮了一會,嘆了口氣,重新看向了邊令誠。
高仙芝不是個輕易服輸的人,他堅毅果敢,猙獰兇猛,他打過很多勝仗,也被人打敗過不少回,什麼陣仗沒有經過,殺人如麻血流成河算得了什麼,今天的狀況,他也不是無力反擊。對面的百人陌刀隊固然強大,各個都是二品高手,領頭的幾個甚至有一品的實力,自己這邊雖然拔尖的不多,近衛們的實力大多隻是三品上下,二品的只有少半,但自己這邊人多,如果真的拔刀相向,百位二品陌刀面對的可是上千三品,吃下去也不是太難,而且一旦真的動起手來,自己部下大軍肯定是聞風而來,到那時就不是區區上千人了,上萬人馬趕到也不過一盞茶而已。
陌刀再兇殘,怎敵得過萬箭齊發!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閹人捧著個聖旨來我的地盤,百把陌刀和那明燦燦的聖旨只消片刻就能被吃個渣也不剩,皇帝追責,就說沒看到邊令誠一行人。更何況關外有安祿山虎狼之師盤踞,邊令誠一行人還沒到潼關,就被滲透進來的安祿山人馬活捉了去,等我得到情報點集人馬,便火速前往安祿山大營拼死想將邊監軍救出,只是戰事激烈,邊監軍和陌刀隊拼死抵抗叛軍,不幸以身殉國,沒能保全自己性命!
這邊是高仙芝在心裡想好的奏報,稱不上天衣無縫吧但絕對有理有據。
只是那樣真的有用麼,吃掉這百十把陌刀很容易,可是吃掉那捲明黃的綢緞就很難。如果自己真的執意要撕了那捲綢緞,那就和關外的安祿山一般無二,自己本來就不是漢人,臨了再落個造反的名頭,後世子孫還有何顏面立足。皇帝很明顯是決心要拿他開刀,看來史書上那些被皇帝君王冤殺的名冊裡,自今日後便會多出一個叫高仙芝的。算了,強如白起李牧不也是如此,愚忠也好,砍頭也罷,自己也風光威武了幾十年,那些死在他手上的人命也該還了,現在如果再潼關內亂,只會便宜了那個安祿山,那就讓他高仙芝一人扛下這些罪孽又何妨,只是可恨不能痛擊安賊,雪我丟陝郡之恥,再加上自己這一世英豪,竟然冤死在了昏君和姦宦的手上,真真是叫人不甘,到了閻王殿前,他一定要大喊冤枉。活著已是無望,但求死了能遂心。
只希望封常清能幫我了此遺憾吧!
下了死心的高仙芝整理了衣冠盔甲,抬腳走向邊令誠,邊令誠下意識的退了一步,身邊的那幾個一品陌刀手向前一步,靠近了邊令誠,手裡的陌刀握得更緊,眼神戒備的盯著那個緩步走來的威武將軍。
高仙芝看著這些人的舉動,眼眉一跳,心裡冷哼,閹人到底是個閹人,沒種!至於那些陌刀手,他只是輕蔑的掃視了一圈,滿目的不屑一顧。高仙芝走到邊令誠身前五步遠,他深吸一口氣,一手扶住腰間刀柄,一手撥開腿部
裙甲,雙膝跪地,挺直腰板,直視那捲明黃綢緞,張開口,一個字一個字說道:
“臣高仙芝接旨!”
高仙芝這一聲接旨不異於平地驚雷,那些隨他出生入死的將軍校尉們無不震驚莫名,主帥在幹什麼,為什麼會接旨,這可是掉腦袋的聖旨啊!這些耿直盡忠的漢子們紛紛大驚失色,搶步向前,就要去拉起那個犯糊塗的主帥。
高仙芝自然知道底下人的舉動,他也不起身,只是轉過頭,雙目圓瞪,暴喝一聲:
“退下!”
此刻的高仙芝跪倒在地,身軀卻有萬仞之高!
高仙芝終究還是被斬了,他雖然遺憾,卻也瞭然,只是他至死也不知道,原本還希望能幫自己雪恥的封常清,早已是先自己一步踏上黃泉,黃泉路上,如果遇到封常清,想必高仙芝只能感慨一句:
這難道便是命啊!
一日之間,斬了高仙芝封常清兩位當世名將的邊令誠沒有自己預想的興奮,他現在很恐懼,腦海裡迴盪的都是高仙芝的笑聲和眼神,晚上更是做了一夜的惡夢,蓋著的被褥幾乎溼透,也不知是冷汗還是黃尿,實在扛不住了,不待天明便讓百把陌刀護送著他,往長安城逃去,森冷的官署裡,只留下一張字條:
“以將軍李承光暫攝領軍事”。
高仙芝封常清被冤殺的訊息瘋了一般傳遍全軍,引起的何止是軍心動搖,不誇張講就是全線崩潰,二十多萬人惶恐不安,整個潼關瀰漫著對生死的迷茫。只是大唐朝廷不會覺得喪失了兩員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大將有什麼了不起,這樣的將軍在李隆基的心裡,還不是一抓一大把。
至於潼關之外的叛軍,一時半會兒還不知道大唐朝堂竟然會自毀長城,還在緊鑼密鼓的排兵佈陣,安祿山為人謹慎,他派出心腹大將崔乾佑親自帶兵堅守,執行著幕府將軍商議出來的戰術,佔據險要,誘敵深入,然後斷其退路,首尾夾擊,以求全殲潼關守備唐軍。
至於後方被安祿山引為心腹大患的顏氏兄弟,此刻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
風雨欲來風滿城,落花遍地處處紅!
只是那處處落紅不是花瓣,而是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