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枕刀黃粱記> 第十二章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1 / 2)

入秋後的第一場雨,終究還是珊珊來了。

黝黑少年滿懷心事的從傷兵營回來,秋雨已經開始零星,滴在金屬的甲冑上,順勢滑落到了地面,然後被黃土吸進懷裡,化作了生的精氣。

黃土是最厚道的,也是最薄情的。她不言不語,默默的任由人們在她的身上耕耘,人們貪婪的從她的身上索取著,每個人一生都在吃著黃土,我們把黃土裡孕養出來的精華,吃成自己的力氣,日復一日的折騰,卻從不問地的感受。

最後,地,吃了人一口,只一口,便什麼都沒了。

人吃地一生,地吃人一口!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傷兵營幾乎每天都有人被埋進土裡,給土吃那最後一口。

“不知道哪天我也會叫土吃了去!”黝黑少年在心裡感慨著,看睢陽城現在這個狀況,已經不僅僅是艱難兩個字能形容的了,天知道還能熬多久!

就這麼胡思亂想著,他已經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營房。營房的院落裡,那幾十個新招的小雞仔們,此時正站在院中,剛才聽了軍官們的訓話,他們對軍伍中的一些紀律要求聽了個一知半解,此刻相熟的聚在一起,交頭接耳,這一堆那一堆,很顯然有兩個黑窩頭的下肚,讓這群小雞仔們也不那麼膽怯了,歸屬感倍增,狀態也跟著活發起來。

少東家和另外三個少年軍士此時已經把名冊這些手續辦妥當了,每一個娃子也都在名冊上按了紅指印,這個鮮紅的指印就像地府判官畫下的勾魂標記,遲早是要還的。等到黝黑少年回來,幾個人便帶著這些新兵蛋子去軍械處領取軍服,開始正式穿上那件催命的保護衣。

鎧甲雖厚能保命,箭矢刁鑽專射人。

你不帶甲,箭就不射你,你若是穿了甲,箭就想著法子射你,可不管你是新兵還是老卒,被吃人的箭矢盯上了,它就要你的命。

只是這些小雞仔們還不知道這個道理,他們還在興奮著,尤其對未來更多的黑窩頭,充滿了憧憬和期待,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今早吃的那兩個粟米黑疙瘩,很可能就是這輩子吃到的最後一頓。

當然了,他們才是十三四的雛,哪裡知道一輩子有多長,他們不知道,就連黝黑少年和少東家也不知道,但是張中丞知道。沒有人比他更知道一輩子到底要走多少路,要見多少人,要吃多少個窩窩頭。所以每當下面傳上來人員名冊,看著那一個個人名,不論是戰死的,還是新招的,張中丞都在心裡默唸那一個個人名字,那名冊裡的每一個名姓,都是他要揹負的人命債。

他這一輩子,如果真有那九陰地府,想來必須是要下的。

少東家一群人帶著這些新兵蛋子去往軍械營,一路上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娃娃們東張西望,不管看見啥都要感慨一番。比如校場上那些最平常的,士兵們練力氣用的石鎖石擔,木樁子上綁著用來練習射術的草人靶子,擺放整齊的那些長兵短刃,他們見啥說啥,一個個爭先恐後,總想顯得自己比別人知道的多。再往後走又經過了戰馬營,那些棚子裡拴著的可都是傳說中的戰馬。

畢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雖然聽大人們說驢子騾子跟馬長得很像,田間地頭驢子騾子也是常見,至於真正的馬,只有偶爾那些地主家裡的少爺們出門迎親什麼的才會弄幾匹真正的馬來提提身份,但那也是老百姓家養的馬,雖比一般牲口金貴的多,可畢竟都是劣等成色,跟他們這些人一樣,都是下等貨。可現在看見的這些都是軍馬,全是皇上家的,聽那些老爺們說,這一匹馬就能換幾十畝地呢,金貴的很,可比咱們的小命值錢多了。

耳邊聽著這些小崽子們心馳神往,無邊豔羨的看著那一匹匹神駿威武的軍馬,嘴裡發出一陣陣感慨讚美,少東家他們幾個也不禁把頭轉向了那些馬棚。馬棚裡這會拴著大概一百六七十匹馬,這幾乎已是他們全部的戰馬數量了。戰事開始前,許太守光軍馬就徵集了兩千多匹,你要知道,兩千多匹戰馬是何等巨量的財富,當年安祿山給皇帝進貢時獻的馬也不過才三千匹,可想而知,許遠和張巡為了睢陽做了何等周密的計劃,可惜後來被宋延宗分掉了七百多匹,便剩下一千二三,後來隨著戰事的進行,七個多月輪下來,只剩下這不到兩百來匹,那一千多匹高頭大馬已經隨著出征的主人餵了黃土,馬革裹屍了。

這些戰馬在整個守城戰裡,被張中丞他們巧用兵法,發揮出了空前的作用,如果說高牆深河是堅守的根本,那這些戰馬騎兵就是守城人的心靈支柱。他們被整座城的人看做是鼓舞和希望。

按照軍事常理,守城一方處在弱勢,是基本不具備出城殲敵之條件,更何況像睢陽城這樣敵方十數倍於己。可是張中丞許太守兵行險著,深謀遠慮,攻守結合,他們學習並利用史書上那些著名的守城戰例,並因此製造出各種迷惑敵兵的手法戰術,虛實相加,硬生生在十來萬大軍的包圍下,不僅守的幾乎完美,更是多次用騎兵出城門襲營,陣前閃電斬將,燒對方大營,截殺對方後援糧草等等,竟然奇蹟般的逼著對方一退再退,一次又一次的鼓舞著睢陽軍民計程車氣。在每個人心裡都認為,如果不是實在人馬不足,南霽雲將軍未嘗不能再現漢時冠軍侯之神勇!

所以守睢陽城的這些人,不僅沒有像史書上那些被圍城後所產生的恐懼和放棄,反而各個戰意高漲,總盼著能出城殺敵。南霽雲所率的這些騎兵們,給著所有守城人莫大的信心。在他們的心裡一致認為,別說你們區區十來萬番賊,要是給我們南將軍湊夠幾千匹戰馬,我們這些城裡人壓根不屑於上城牆,直接大開城門,跨上那高頭大馬,高舉著手裡的橫刀,保證殺得敵方十幾萬人褲子都提不上。可惜實在是賊老天不開眼,沒有那麼多軍馬可以用,現下只能憋著一口氣,好在這城頭上,叫賊兵們嚐嚐爺爺的箭法,射不出你們十七八個透明窟窿算你們走運,多活那麼些日子。張中丞勸告大家,此刻還得委曲求全,據城而守,等皇帝那邊騰出手來,到時候大軍壓境,裡應外合,保證讓圍城的這些叛軍們,一個也跑不了。

只是令睢陽守城軍民們不明白的是,已經七個多月過去了,皇帝那邊咋還沒騰出手來救援,這麼讓人著急的乾等,真真是急煞個人!

馬棚裡的戰馬倒是各個膘肥體壯,精神抖擻,它們彷彿通了人性,也都想著奔出城外去,好跟隨自己的主人踐踏那些圍城的無膽鼠輩。只是馬兒不知道,它們的主人不能如他們一樣。它們吃的是飼料麥草,管飽,主人們不能吃草,沒有糧只能挨著餓。

一群人離了馬棚,來到了軍械處,此時的軍械處人聲鼎沸,兩百多新兵娃娃嘰嘰喳喳,手裡捧著威武的鎧甲軍靴,各個都是七嘴八舌,向著身邊的人炫耀,彷彿小雞崽已經變化身成了戰場上威風八面的大將軍,萬軍叢中斬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軍械處是整個城防軍部裡最富餘的地方,這裡的盔甲兵刃堆積如山,一方面得益於許太守前期的準備充裕,也有一部分是張中丞戰時繳獲。

大唐富庶,本就世界矚目。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尤藏萬家室。開元前後幾十年安穩太平,造就了大唐境內的國壯民富,所以整個大唐帝國無論糧錢還是兵器鎧甲,都是綽綽有餘。單單普通軍士,都是一水的鐵甲硬弓,刀槍這些兵刃也是個個精品,寒光閃閃。睢陽城中備下的那些弩,更是種類繁多,魏武十二石弩,秦弩,漢六石弩,諸葛連弩哪一個比得上唐弩精良霸道。攻城用的大型床弩,車弩也是不少。箭矢更是排放整齊,堆積如山。各種箭矢花樣繁多,有輕箭,有重箭,有鈍箭,有破甲箭,還有火箭、哨箭林林種種,對面反賊的箭矢也是繳獲豐富,成千上萬五花八門。

按照一般的軍事常例,守城七月有餘,睢陽城裡所備的箭矢早應該捉襟見肘了才對,可是就看眼下這個場景,哪裡像敵人猜想的那樣所剩無幾,根本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張中丞,真乃神人也!

早在張中丞還是那小小縣令時,世人聽聞安祿山造反,張巡便第一時間舉義旗抗賊,他在雍丘守城的時候因為事出緊急,令狐潮人馬也多,守城一段時間後箭矢便不夠用了,於是他借鑑漢末一方霸主孫權草船借箭之法,命人紮了幾百個草人,再給草人穿上皮甲,用繩索綁住草人懸掛在雍丘城牆之上,擂起戰鼓,令狐潮果然起疑,以為張巡又要趁夜派人偷營,急命萬箭齊發,待箭雨落,張巡命人拉回草人,偃旗息鼓。數個時辰後又如法炮製,就這樣一夜下來竟得箭數萬。之後他又是虛實結合,所獲更多。

到了睢陽城後,他更是奇謀妙計倍出,使尹子奇明知令狐潮受騙在前,卻不得不步其後塵,損失慘重。所以這也是睢陽能夠堅守七個多月仍然戰力非凡的底氣。

少東家和黝黑少年這二十多個教員,按照新兵名冊,與軍械處的守備士兵依照戰士標準,給每個新兵領取了一套甲冑裝備,又在分發結束後,現場讓每個人根據高低胖瘦調整盔甲大小。鬧哄哄了一個多時辰,總算是分發到位。每個新兵都領到了一套契合自己的盔甲裝備,也不理會那拂面的細雨,每個人都是面色潮紅神情亢奮,眼瞅著自己懷裡這些明晃晃的鎧甲,根本不覺得沉重,心裡恨不得立馬穿上身,再好好抖抖威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