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大眾在中國市場上都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或者說對手很快就消失掉。
但另一種競爭卻在暗暗進行著,那就是合資模式與民族汽車工業之爭。
除了這個問題外,另外一個問題是桑塔納已經生產了8年,但上海大眾還是隻有一個車型。
從1991年開始,主管部門就不斷提出意見,說上海大眾應該引進新車型。
當時主管部門提出兩個要求,一個是產品“升級換代“,另外一個是要“聯合開發。
於是,中方跟德方商量再開發一款新車型。
在主管部門看來,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是從2代升級到3代。
桑塔納是1980年大眾推出的代號為B2的帕薩特第二代車型的普通型,1991年時已在國外被淘汰,帕薩特B3早在1988年就已上市。
與桑塔納相比,3代產品採用前輪驅動、發動機橫置等新技術,最高時速達每小時225千米。
利用上海大眾的升級換代機會,提高上汽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
在這些問題上,雙方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今年的3月份,上海大眾的10名工程師前往巴西,與巴西大眾一起,準備共同完成下一代車型——桑塔納2000的研發。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斯柯達突然跳出來。
搞各種各樣的事情。
這完全是要把桑塔納2000給扼殺在搖籃之中。
外資方找到中方負責人方宏。
“方先生,不知道你是否留意斯柯達的記者釋出會?”德方經理開口就道,“方先生,我認為斯柯達的記者釋出會是針對我們上海大眾而來。”
方宏點點頭,“你說的這個我確實有留意到,不過你說是對著上海大眾而來,我卻並不這麼想,因為現在整個中國汽車業除了上海大眾還有很多的合資品牌,比如現代、標誌、鈴木等。
你可能是太過敏感,或者說你們過於關注這個公司。”
聽了方宏的話之後,德方經理有些不高興。
“方先生,如果你這麼認為也可以,我們大眾集團發展這麼多年,確實是保持著謹慎的想法,不過既然你覺得沒有問題的話,就當做我沒有說起這個事情。”
雖然德方經理有些不高興,不過他也明白這個合資工廠對於上海而言代表著什麼。
無數的領導都來這家工廠視察過,而且就在去年的10月份。
這家公司第2次補充協議簽字,其核心內容是:增加投資25億人民幣和註冊資本8.5億元與德國大眾、巴西拉美汽車聯合開發新車型並改造汽車二廠。
即便斯柯達再如何弄出什麼新花樣來,似乎也難以撼動上海大眾這個合資工廠。
因為這是政策性的公司。
雖然斯柯達同樣也是合資,可和上海大眾相比,兩家公司並不是在同一個天平上。
德方經理感覺自己似乎也有一些杞人憂天。
於是道:“或許是我確實過於謹慎和高度緊張,不過我認為我們還是要關注一下這家公司的發展,因為上海大眾是中德雙方合資的公司,不能因為一些疏忽而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更何況我們現在正在研發桑塔納2000的車型,如果這個時候出現一些麻煩,最後影響到我們後續的發展。”
“是的,我也是這麼認為。”方宏贊同他的話。
但對於斯柯達的記者招待會,方宏的表現並不像德方經理那樣激烈。
他甚至覺得斯柯達做了他很久就想做的事情。
因為方宏是一個純粹的人。
而且還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清廉,以至到了容不得半點通融的地步。
雖然他覺得斯柯達成立一個基金會是一件好事,但是又覺得對那些運動員贈送汽車實在和他的理念不相符合。
好在這家公司並不是由他管理,否則,他將把斯柯達的人臭罵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