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看到這三篇文章的時候,頭就有些大。
而且還都是醫學系的文章。
頓時西蒙就有些想抓狂,收到文章後不停地在辦公室大罵:“這些雜誌社的編輯,都是吃乾飯的麼?”
“這麼簡單的東西,也給我送過來,該死的,這簡直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他們都是在阻礙我的學術進展,”
不過西蒙也沒辦法,這種雜誌社的審稿請求,他還不太好拒絕。
這是關係網的來源。
既然簡單,西蒙覺得,搞個三五個小時,三篇文獻的資料論證,必然是能夠搞得定的。
一個小時後。
西蒙還在一篇文章中,若有所思。
兩個小時後。
西蒙伏案用筆在進行著計算。
三個小時後,西蒙還在同一篇文章中搗鼓,嘴裡不停地大罵:
“這該死的,到底是怎麼回事了?是我哪裡沒有做好?”
“還是資料本身就有問題?”
“不,在我沒找到正確的資料之前,我不能判定它是錯的。”
“但是,上帝啊,求求你告訴我,這樣的資料處理和圖形,為什麼是來自醫學的雜誌,而不是數學頂級雜誌?”
“……”
……
比西蒙更加不幸的是。
一位統計學的教授,同時收到了四篇,來自同一個作者的文章。
他最開始也是和西蒙是相同的想法。
可到了後面,他愣是發現,自己明明極為擅長R語言對資料進行處理的,怎麼今天?
我怎麼複述不出來這些影象?
怎麼搞的?
這些該死的編輯都是吃shi的麼?怎麼不知道把作者的原始碼要過來?
你們是嫌我的頭髮太多麼?
……
這樣的情況,還出現在了一位關節外科的專家上。
不過,他並沒有像西蒙他們這樣抓狂。
而是覺得,像是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一樣的,有一種推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
經典的骨水泥假體與最新的生物型假體比起來,竟然還有這麼多的好處?
鬆動率低?感染率低?
但是,該死的,做骨水泥型假體需要的時間,可要比生物型要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