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出盲盒,輸入關鍵詞。
《反烏托邦》《高AI女主》
這次運氣較好。
僅一遍,盲盒就開啟了刻晉想要的東西。
《無限》企劃書入袋,刻晉便著手開始規劃。
這遊戲在前世的國內知名度並不算太高,但不代表著它是一款小作坊出品的遊戲。
恰恰相反,為其背書的母公司,是被譽為北美雙雄之一的TakeTwo,而另外一家廠子便是大名鼎鼎的EA.
TakeTwo由於只是資金注入的緣故,在玩家圈內或許知名度還不算太高。
但它旗下倒是擁有兩家在玩家圈子裡小有名氣的遊戲開發公司。
&ne
另一家,叫做R星。
而《無限》便是由2K公司所研發的《生化奇兵》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這家公司還有另外一部膾炙人口代表作——《文明》系列
即便是在神仙打架的各路遊戲廠子裡,2K也算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之一。
07年首次開闢《生化奇兵》系列第一部,斬獲TGA年度最佳遊戲獎項。
而到了三代《無限》上架時,也獲得了13年TGA的年度最佳提名。
之所以最終沒能抱得年度大獎的主要原因。
13年是一個神仙打架的年代。
當時與《無限》一併獲得了最佳提名的遊戲是。
《最後生還者》
《超級馬里奧3D》
《古墓麗影9》
而最終抱得年度最佳大獎的,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小遊戲。
名字叫做——
GTA5.
當然,給他愛過於能打是一方面。
而《無限》遺憾抱負的另一方面,在於這遊戲——只是個半成品。
是的,一款前後追加投入了五個億的遊戲。
最後以半成品的姿態問世,在玩家呈現出讚美或貶低的極端兩面評價之下,仍舊拿到了年度最佳提名,並斬獲遊戲行業大小獎項共計85項。
曾有不少人惋惜的認為,如果《無限》當年沒有半路公司大換血,幾乎推翻了原有的一切重做,甚至事後呈現的遊戲本體與試玩demo都宛若兩遊的話。
13年真正的年度大獎到底花落誰家很難細說,在後世的知名度也不會如此慘淡。
刻晉一直不太喜歡這個說法。
固然《無限》作為半成品問世雖有遺憾,但它的半成品也並非是外力因素導致的。
並非自家老大哥R星拉著弟弟的手不讓弟弟往下做,所以才導致《無限》沒做好。
相反,在遊戲設計期間內,R星還為2K提供了一系列的精英設計師援助。
屬於是自己的確存在很大的缺陷問題,自己沒有做好的事,捱打就得立正。
如果?
沒有那麼多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