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同?我們現在還沒有走出這個深山,談世界大同的事怕是早了點吧?”
魏民生沒有接吳光良的話,躺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說:“商隊從北方帶來了不太好的訊息,今年北方連續遭遇寒潮和春旱天氣。
從目前他們瞭解到的受災情況來看,越往北方受災越嚴重,有的地方已經註定今年顆粒無收,甚至連吃水都受到了影響。
中原尚且如此,北方的遊牧民族肯定好不到哪裡去,憋急了肯定要到中原地帶‘打草谷’,所以我們必須要儘早做好打算。”
“可我看你這華夏國並沒有成建制的軍隊,那些巡邏人員也只有簡單的長矛等防身武器,就這點力量管得了那麼遠的事嗎?”
“北方的事情我管不著,我只知道一旦戰火燃燒起來的時候,肯定會死很多的人。
也許在有些人的眼裡,這些原住民的生死與我們無關,但我必須要阻止這件事情的惡化,否則我今後無法面對那些死去之人的親屬。”
“可我們只有這麼點人,而且我們的力量也有點鞭長莫及啊。”
魏民生在電腦上向小寶發出了召集部長會議的通知後,說:“所以,我決定動用總統的職權,讓華夏國去幫我完成一些事情。”
收到通知的小寶、李嚴、王雙明、楊勇和何召很快就來到了魏民生的小院。
何召原本是秭歸的主薄,作為一個文吏,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已經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管理工作了。
因為現在的華夏國已經培養出了幾十個計算機維護人員,雖然個人水平不高,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但應付一些簡單的故障排除工作卻是他們的強項。
除非是資料庫系統出了問題,否則是不用魏民生出馬做這些事情的了。
所以,在經過正式成員本人的申請和大家的討論投票後,最終何召競爭到了教育部部長這個職位。
魏民生等大家都坐下後,說:“由於產業部下面的種植基地播下的水稻種子數量是按照原來的種植經驗來計算的,可他們並不知道這些高產種子的出苗率很高,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山谷裡開出的那五百畝地根本不夠種。
為了不浪費這些秧苗,種植基地的人給產業部打了報告,請求組織人手再開墾幾百畝水田。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缺水的問題,他們建議把水田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
我想了一下,反正都要開發水田,就讓他們把那五百畝水田都做成了苗床,全部撒上了水稻種子。
所以,現在已經不是再開墾幾百畝水田的問題了,而是至少要開發近兩萬畝水田才夠。
除此之外,由於一些新的建設專案和產業的發展,建設部和產業部都出現了嚴重的人力資源短缺現象,雙明和楊勇已經給我打了好幾次報告。
華夏國人口基數太小的現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發展,雖然夷陵郡周圍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已經透過李家農莊吸納了過來,也從中產生了一些透過考核的正式成員,但這些人才增長的數量遠遠跟不上兩部的發展步伐。
所以,我要荊州。”
李嚴皺了皺眉頭,說:“主公,荊州乃是九州之一,總共管轄著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章陵等九個郡。
九郡所屬人口共計達到近百萬,目前的荊州屬於魏、吳兩國的,以我們華夏國現在的規模來看,恐怕有點力不從心啊。”
魏民生一聽,不對啊,我只想要荊州一城而已,怎麼扯上長沙、襄陽了。
吳光良看了看魏民生的表情,可能意識到了什麼,然後在他身邊小聲地說道:“大哥,如果這個世界和我們那邊的歷史差不多的話,你那地圖上面標著荊州的地方,目前的名字還叫江陵,既是荊州治所,又是南郡治所。”
魏民生聽了吳光良的解釋,才恍然大悟,原來荊州這個名稱是後來改的,是自己沒有搞清楚這個時期的地名造成的誤解。
但說出來的話想收回去又不好意思,於是說:“嗯,荊州是遲早要拿到手上的。
所以我決定先把江陵拿下來,因為我要開發雲夢澤種水稻。”
對三國曆史稍微熟悉一些的吳光良又悄聲說道:“你那衛星地圖是千年之後的,如果歷史書上說的是真的,那麼雲夢澤現在的範圍包括了荊楚地區漢水和長江之間的一片非常廣大的區域。
這片區域是長江、漢水泥沙的淤積而形成的陸上三角州,目前大部分都是沼澤,方圓九百里幾乎沒有人煙。
而從地形來看,它的最西邊就在夷陵以東三十公里左右的位置。”
吳光良說這話的意思是,如果想要開發雲夢澤,目前的雲夢澤最西邊就是目前已經擁有據點的夷陵附近,用不著跑到一百五十公里之外的江陵去搞開發。
吳光良是學測繪的,關注的重點在地理位置上,而魏民生考慮的是如何儘快地增加華夏國的人口,解決華夏國人才缺乏的困境。
所以魏民生再次肯定地說:“我需要江陵的人口來開發雲夢澤,所以,江陵必須要儘快掌握在我們華夏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