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隨身帶著一個世界> 第326章 資源困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6章 資源困境

雖然魏民生擁有著遠超於這個世界的知識、技術和資源,但他透過這個世界獲得的一切東西都不會帶上歷史的印記,所以也無法把這個世界的一些東西當成古董在現實世界中大發其財。

而現在華夏國能夠影響的範圍還是太小,距離一些名貴木材的產地也太遠,雖然這些深山裡應該有金絲楠木的存在,但就算有也不可能直接去賣,因為這些一看就是數百年樹齡的新料,根本無法解釋其合法的來源。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那些普通木材外,這個世界能夠在短時間內給魏民生帶來鉅額收入的東西只有藥材、黃金和白銀。

從前段時間的藥材收購情況來看,那些普通的藥材倒是收購了不少,但並沒有收到多少名貴的藥材,因為這附近並不是那些名貴藥材的產地。

而就秭歸城來說,也沒有什麼大家族的存在。

因為這裡地處三國的邊陲交叉地方,隨時都可能燃起戰火,並不是一個家族的養息之地。

市面上流通的貨幣主要還是銅錢,所以魏民生費盡心思也只收集到一斤多黃金和十多斤白銀。

那些鋥亮的銅錢對於魏民生來說根本沒什麼用,放到世面上一看就是“騙子整出來的東西”,形制倒是“仿造”得不錯,可好歹你還是把這些東西做一下舊啊,這樣光滑的表面隨便那個來看都不像是古代的東西。

所以,魏民生就把主意打到了長江沿岸的那些城池上,希望能夠用一些精美的現代工藝品從那些大戶手上換來一些,至少能夠把現實世界中的金店撐起來。

雖然那艘改造後的大貨船在魏民生的帶頭摸索下,已經有十幾名華夏國的正式成員學會了它的操作方法,但這樣噸位的鐵船還從來沒有在長江之中航行過,究竟航道有多深、有多寬都需要進行一次仔細的測量。

這些工作最好還是交給那些小船來做,它們在這江面上顯得更加靈活,而且那些船家對於附近的水道情況瞭解更多。

在摸清航道所有情況之前,魏民生還是沒有把握讓他們放心地把大鐵船開出去宣揚華夏國的武力。

甚至後來購買的那兩艘用來專門提供油料的貨船,都不敢讓他們在未摸清航道深淺的區域航行。

按照目前華夏國的能力,萬一擱淺受到損壞的話,損失就太大了,總不可能這些船隻開到哪裡,魏民生或者幾個擁有共享空間的手下就跟到哪裡吧。

所以,在華夏國利用那些報廢汽車自己生產出具有動力系統的水上運輸平臺之後,魏民生決定先讓他們在秭歸和夷陵之間的水道試航行一段時間,測試其安全性後,再決定向東發展的時機。

在這個糧食極度缺乏的世界裡,糧食幾乎可以作為硬通貨一樣的存在。

在這樣的特殊條件下,可以輕易獲取大量廉價糧食並擁有極大破壞能力的魏民生,完全可以用糧食作為華夏國的武器,用貿易的手段征服長江下游兩岸的城池。

華夏國迫切地需要從這個世界中吸納更多的人力資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

秭歸城雖然在距離上最近,但由於隔了一個長江天險,而且周圍的人力資源早已經被華夏國抽空,所以在這個方向暫時已經沒有了發展的意義。

華夏國現在又不具備建設長江大橋的能力,全靠水上交通的話,秭歸城也無法適應大規模人口和物資的流動。

所以,目前的秭歸城存在的意義就是作為吳國、蜀國之間的隔離帶,避免戰爭讓這個本來就已經傷痕累累的世界繼續失血。

在相關的歷史記載中,三國時期的戰役動輒號稱百萬大軍,實際上是有非常大的水份的。

蜀國在極盛時期,將士也不過十萬左右,而總人口也只有不到百萬的規模。

而吳國極盛時期,將士不下三十萬人,總人口規模也只有兩百多萬至三百萬人之間。

魏國佔據了當時最富庶的中原地帶,極盛時期將士在六、七十萬的樣子,總人口規模也只有四百多萬。

三國的兵民比例已經是個相當高的比例了,基本上是七、八個老百姓就要養活一個士兵,這還不包括皇族、官員、國家機構、日常用度的開支等。

這樣高的兵民比意味著青壯年男子基本在民間消失,大部分都出現在部隊中去了。

雖然蜀國的總人口占比較少,但天府之國的名氣也不是蓋的,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CD平原的肥沃土地也足以保證百萬人口的休生養息。

在這樣的情況下,秭歸已經不再是華夏國發展的重點,但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只是用來暫時接納由蜀國投靠過來的流民、平民和一些商人是沒有問題的。

人力資源的極度缺乏,已經成為了阻礙華夏國發展步伐的最大問題,迫使魏民生將一些擴張計劃提前進行,所以,才有了魏民生儘快拿下江陵的想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