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得有點遠,抱歉哈……
正在研究今年的節目時,想起有次和藍語萱瞎鬧,看到了她筆記本的抬頭,叫“十三月的遊走”,我問她什麼意思,她說沒意思,就是覺得好聽。
行吧,對於沒有思想的人類,我追問多了,得到的也只能是白眼和疼痛感。
後來想想,十三月的遊走,確實挺好聽的,對於我這種浪漫主義的文字愛好者來說,是個不錯的筆名。
可我不滿足,一定要寫一段歌詞,不然豈不和藍語萱一個檔次了。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藍語萱後,她表現出了不屑一顧,我知道,她還是很崇拜我的,因為隔天就會問我寫出來沒,對我的作品如此期待,一定是愛我愛到無可附加了,就算沒愛,也滿滿的都是崇拜!
但是,這個粘人的小妖精沒有把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堅持下去,在追問了幾次之後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反倒是我有些不適應了,特意問她怎麼不繼續期待一下,她用鄙視的眼神嘲笑著我,又用鄙視的口吻譏諷著我,說:“我開始以為你是個潛力股,沒想到你一直都只是個潛力股。”
我沒懂她說的是啥意思,於是又被嫌棄了……
想著想著,腦海中突然有了段旋律,心想,莫非這就是所謂的靈感?
我馬上運用起自己僅有的樂理知識——簡譜,把那段旋律寫了出來,很快的,文字也醞釀得差不多了,於是乎,我提筆開始寫《十三月的遊走》。
記得之前聽說過,很多大才子都是隨手寫詞的,還有一個人,每次醒來都會才思泉湧,然後立刻寫在床前的牆壁上,這個人很有名,但實在對不起大家,我忘了是哪位大師了。
當然,我不會自不量力到和他們相提並論,只是藉此來說靈感。
很多時候,我想到什麼,都覺得反正以後還會想起來,就懶得落實在筆頭上,可記性差到令人髮指的我,錯過了很多這樣的時刻,慢慢的,“靈感”這個傢伙察覺到跟著我似乎也沒啥前途,所以對我就沒那麼眷顧了。
這次,當寫到副歌的時候,我又卡住了,沒什麼浪漫經歷的我,不知道怎麼詮釋才是對的。
很巧的是,我的兩邊大腦同時開始工作,一邊想起以前聽過的歌,一邊想到藍語萱小聲哼歌的樣子。
所以,我最終完成了一首沒有編曲的作品。為啥沒有編曲?原因很簡單,我不會……(路人易:吹了半天,你也有不會的時候?路人我:開玩笑,人家只是低調!)
如果您願意,我先把詞寫出來,至於調調,我沒辦法寫,數字太多就像亂碼了,等有機會吧,我唱給您各位聽。
“你望著星空,說著憧憬,此刻我只想安靜的傾聽,未至的內容,慢慢會放晴,陪著你遊走,到十三月的最後。
為你寫歌,為你附和,為你趕走一切難過,為你寫的每一首歌,為你展現唯一的我,為你寫歌,為你唱著,為你分擔一切難過,為你佈置每個角落,只因為你是我的世界,最重要的一個。
我的十三月,充滿奇蹟,因為有了你,就有了期許,會笑的心情,藏不住甜蜜,跳動的旋律,映出幸福的一季,刻下幸福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