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變速箱在展廳佈置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不僅看起來很美觀,還能感受到一絲高科技感出來。
不少主機廠的採購負責人都是直接圍著紀華瞭解情況。
10AT這種高科技玩意,自主品牌肯定是暫時玩不起的。
他們也知道南山集團短期內是不會把10AT賣給他們的。
但是CVT就不一樣了。
按照剛剛紀華的說法,CVT的成本是比AT要低的。
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還能不清楚?
“紀總,我們的三款CVT當中,小型CVT的成本大概可以做到什麼水平?”
張家齊很是積極的站在紀華旁邊,打聽著CVT的價格資訊。
雖然他知道這種場合不可能得到準確的報價,但是至少有個大概的範圍。
剛剛紀華說的那個百分比,實在是有點太粗了一點。
“現在產品剛剛開始小批次的生產,產能沒有拉上去,所以價格還不是非常確定。”
“但是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小型CVT的價格做到五六千元這個成本水平的。”
“這麼一來,就能讓更多10萬元以內的車型都可以用得起CVT。”
這一次的釋出會,是技術宣傳會,也是產品推銷會。
所以一些價格資訊,自然也要適當的透露出去,要不然大家怎麼會有興趣呢?
不過,對於一些廠家來說,這麼低的價格很有興趣,但是對於張家齊來說,他卻是很擔心。
羊城汽車集團剛剛跟愛信成立合資公司生產6AT和4AT,按照張家齊瞭解到的資訊,將來這些6AT的價格,應該還是要去到1萬塊左右。
4AT的價格也要去到七千人民幣左右。
哪怕是國產化做的比較徹底,把一些愛信原本的廠家更換掉了,那麼也就是降低一千塊左右的水平。
這個價格,跟南山變速箱的CVT相比,似乎沒有優勢啊。
再說了,人家現在產能沒有上去,要是將來一年生產100萬臺以上的CVT,那麼價格是不是有可能去到5000元以內?
真的要是那樣子的話,羊城汽車跟愛信成立合資公司的意義何在?
拉高自己的整車成本水平嗎?
又不是說透過合資公司的組建,羊城汽車集團就掌握了自動變速箱技術。
“張總,我聽說愛信也是有CVT變速箱的,要不要馬上聯絡一下對方,看看他們願不願意把CVT也拿到合資工廠生產?”
一旁的曾廣達輕聲的在張家齊旁邊提了一嘴。
不過,張家齊卻是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現在一年的產量也就是20萬這個級別,哪怕是增加,短時間內估計也就是30多萬這個級別。”
“其中一部分還需要繼續使用南山變速箱的產品,能夠直接切換為羊城愛信的車型,估計就20萬輛不到。”
“現在已經同時在生產4AT和6AT了,兩條生產線的修建就已經基本上耗費了我們的投資。”
“如果繼續投入CVT的生產線的話,不說需要追加投資,關鍵是這會導致所有的生產線的產能負荷都不夠。”
“相應的,成本自然也會上漲。”
“到時候我們生產的變速箱跟南山變速箱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原本想要透過合資公司的成立讓我們在競爭之中獲得優勢地位,但是現在看來,不僅優勢地位沒有獲得,可能反而成為拖後腿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