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09年9月,華夏汽車行業都被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的事情攪的天翻地覆。
各路媒體可謂是興致勃勃的過了一個舒服的月份。
不過,曹陽卻是在星辰汽車研究院,跟著一般技術人員在折騰F1賽車。
F1是每個男人心中的聖地,那裡有著無數傳奇、鮮花和香檳,最重要的還有著世界上最快的賽車。
無論是車身還是動力,這些F1賽車和普通的民用車有很大差異。
所以雖然之前星辰汽車已經研究了大半年了,但是有一些技術瓶頸,還是需要不斷的突破。
這個時候,自然就需要曹陽親自出馬了。
“我們將氣流入口分為上下兩個通道,下面的通道中,用流動的空氣冷卻變速箱散熱器。”
“熱空氣排出,沿著凹槽經下樑翼和空氣擴散器出口排出。”
“而上面的通道則將空氣經尾翼,送入機翼的導氣槽。”
“這兩個過程相結合,可以減少空氣阻力,提高賽車的直道速度。”
“然後後懸掛的下叉臂高度略微下降一些,這樣做的結果是增加了尾部擴散器的側通道排氣效率。”
對於F1賽車來說,空氣動力學佈局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專案。
普通的轎車,大家談風阻係數,很多時候其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不管好壞,無非就是油耗差一點而已。
但是放在F1比賽裡頭,那種超高速的行駛當中,你的風阻太大,那麼哪怕是發動機很給力,最終也是沒有機會贏得比賽的。
畢竟發動機技術發展到了今天,大家之間的差距已經不是特別的大。
你的一點點的動力優勢,在空氣動力學佈局劣勢方面,完全沒有意義。
這個時候,嶺南理工大學管理的風洞實驗室,可算是徹底發揮作用了。
從去年開始設計到今,星辰汽車的F1賽車已經制作了兩批樣車進行測試,也算是燒掉了上億資金了。
而接下來曹陽是要全方位的對目前設計出來的模型,進行進一步的最佳化。
不管是空氣動力學佈局還是發動機的微調,亦或是車身機構的變化。
這些都還有改善的空間。
“曹總,這些修改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現在主要是對碳纖維車身的結構強度和發動機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改善,我們才能有把握讓賽車比其他車隊的都有優勢。”
饒永祥也是親自跟著曹陽一起蹲在實驗室裡頭磨合F1賽車。
在設計之家的產品之前,團隊已經把其他車隊的賽車的效能做了充分的分析。
不管是法拉利的賽車,還是邁凱倫的賽車,亦或是紅牛的,都算是各有各的優勢。
星辰汽車想要完全超越對手,要做的努力還是很多的。
“發動機的重量方面,大家都差別不是很大,不過我們可以在碳纖維單體殼上面做一做文章,充分的利用我們在碳纖維技術上的優勢。”
“目前其他車隊使用的碳纖維,普遍以T300和T400材料居多,少部分使用了T600和T700的材料。”
“我們可以把碳纖維單體殼提升到T800,個別車架部位直接使用T1100碳纖維。”
“這麼一來,至少可以實現碳纖維單體殼30%的重量下降,從而在車重上面領先對手。”
F1賽車對輕量化技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上面隨便一個輕量化技術放在普通汽車上面,都算是非常先進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