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郭璦就說道:“不錯,父帥,我看此人極難對付,不知父親可有對付他的良策?”
郭子儀臉上露出笑容:“此人布軍嚴謹,有當年曹孟德之風,急切之間難一攻下,而長安危在旦夕,但我觀他今日所言,其實對自己的武功沈為自負,所以,我們下來就在這方面做章,殺了此人,雖有數萬精兵,也易於攻破。”
郭璦臉上立即露出微笑:“父帥高見,孩兒猜測您的意思是不是?”當下在他父親身邊如此如此的說了計策。
郭子儀一聽大喜:“呵呵,小子,也不枉我教導你多年,對,就是用這個計策,不然,又怎麼能解得長安之圍。”當下收兵回入青石峪內,仍呈三面夾攻的態勢,據險而守,抗拒唐朝。
且不說郭子儀佈下對付唐朝之策,卻說唐朝帶兵回營,心暗叫僥倖,郭子儀真乃信人也,說不用弓箭射我就不用,不然不的話,我部下必當有死傷,挫折銳氣。
當下召集藍鯨、辛白江、隆多、辛乾等將領議事道:“今郭子儀老奸巨猾,不和我交戰,只停兵於青石峪,急切之間難以攻下,若此,恐安祿山打破陽平關,取了長安,則我等一番辛苦,盡付東流,所以,為今之計,必得儘快擊敗郭子儀,我想,長安危如累卵,郭子儀現在也是憂心如焚,所以,對我們雙方而言,時間都甚為緊迫,不過,我軍糧草充足,而郭軍走得倉促,糧草怕是接濟不上,可就取事,時間對我們來說,更加緊迫,可也還是要沉住氣,陽平關一旦守不住,則大事休矣,諸君但依計而行,不可失誤。”
當下吩咐手下將佐加固寨扎,訓練士卒,一副並非緊張的模樣。
第二天一大清早,郭子儀就帶兵來到陣前,佈下陣勢,和唐朝決戰。
但是,奇怪的是,傳令官出來說道:“唐朝將軍今日貴體欠安,改日決戰!”
這一來,郭子儀和郭璦都有有點傻了,他們準備好的計策居然實施不了。
郭璦大怒道:“唐朝昨日不是親口許諾今日決戰,怎麼言而無信,這不是豬狗不如麼?”
傳令官就不卑不亢的說道:“我家將軍說,安祿山原來和我家將軍約定,攻佔長安之後,平分天下,而現在安祿山已經帶兵到了陽平關,正在接洽過關事宜,將軍說,他一旦放安祿山進入陽平,則長安指日可下,只是有些顧慮,害怕安祿山言而無信,這才焦急,以致生病,還請將軍見諒!”
郭子儀一聽,心頓時有些慌張,這唐朝好不奸詐,竟然看準了我比他更不能等待,而且,似乎知道我大軍糧草不多的情況。
當下,郭子儀眉頭一皺,喝令手下數十罵手痛罵唐朝,務必要激怒唐朝,使之出陣和自己決戰。
但唐朝早有方法,叫軍嗩吶隊齊鳴,干擾這些人的罵聲,依舊堅守不出。
直從辰時堅持許到午時,兩邊依然僵持,唐朝則和手下將領在帳飲酒,心隱隱的有種預感:不可出去和郭子儀交戰,戰則有失!
郭子儀無計可施,帶兵怏怏而回,不知道唐朝為什麼絲毫不急,難道,他真的和安祿山達成了盟約,讓此獠借過陽平關,深入長安?
一想到這,他就十分心慌。蓋因他對李隆基十分忠心,又想立下絕世的功名,想到一旦長安被破,則大事去矣。
這天晚上,唐朝派出去的探子回報,在青石峪正前方十數里之地,郭子儀叫他人暗暗的掘了陷坑,只等唐朝追趕,到時候就著了道兒。
唐朝聽完,大喜,重賞探子,心暗叫好險:這郭子儀真的是老奸巨猾,就在昨日,他不射殺我的隨從,取信於我,想不到,回去竟然佈置下這樣惡毒的陷阱,我要是追趕,想到只要不進入青石峪就無危險,到時候,掉進陷阱,任你有多高的武功,但是檑木炮石藥箭打將下來,也是個死的命運,在這樣的時候,武功再高,但是一旦掉進去,隕落的可能就極端的大了,況且,還有郭子儀這樣的化境高手守在陷阱旁。
到了這個時候,連唐朝自己都有點奇怪,冥冥之自己似乎可以把握一絲命運的痕跡。
難道,這就是至誠之道,可以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