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一二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一二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 (2 / 2)

到時候,大順幫誰?

怎麼幫?

幫完之後怎麼辦?

就算是幫朝鮮王對付起義,幫完之後不可能就這麼算了。

這些問題或許不是迫在眉睫,但李淦清楚,要趁著這一次開發蝦夷、伐日大勝、對俄談判的機會,徹底把北邊的問題都解決掉、預備下。

之後大順的擴張方向要南移,要趁著國庫充盈、賠款飛來橫財的機會,把一些將來可能要用到的事都佈置好。

齊國公雖不知道李淦想要將來郡縣化朝鮮的心思,但也知道修路本身就不是簡單的修路。

天朝花錢,在藩屬修路、建驛站……這對藩屬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天朝說著仁義,可藩屬這東西,若有機會吃下去,遇到個喜歡開疆拓土的皇帝,天朝也是來者不拒的,大明不就吃下過安南嗎?只不過政策不到位,加上氣候實在是比朝鮮差的多,又吐出來了而已。朝鮮可比安南好吃的多。

但齊國公也沒多問,只道:“此事易爾。臣這就抽調一批,亦不會影響西北勘界之事。再者,大界已定,日後也就是一些細節小事。”

“愛卿知道輕重,朕也不必多囑咐了。只是,與羅剎談判,儘快完成。鯨侯要下西洋,在他動身之前,完成勘界簽約。否則朕也不好放他走,留他在京,本就有威懾羅剎之意。若其乘船南下,倒是讓羅剎安心了。”李淦覺得說清楚朝鮮的事之後,北邊,從東北到西北的各項要做的也就差不多了。

北邊的事辦完了,不用擔心北邊的威脅和意外,才能下南洋。

這一點李淦還是很清楚的,不能兩線都有問題,而且趁著羅剎現在內憂外患的機會狠咬一口,日後幾十年可能就不咬了,機會難得,是故要快。

齊國公嘆了口氣道:“臣上次出訪歐羅巴,走的是陸路。沿途艱辛,難以言狀。若走海路,風險極多……”

李淦豈不知海上風險極大?可劉鈺堅持要去,他這個當皇帝的也存著別樣的想,正好同意他離開一段時間好在杜絕他影響的情況下,觀察一下這些新事物。

此時只好道:“朕豈不知?只是一來此番下西洋,另有他意。朝中通曉西洋諸事而又得實學之巧的,非鯨侯不可。”

“二來南洋之事,非鯨侯去,荷蘭人方可安心。此事非是小事,南洋數萬天朝赤子,換了別人去,朕也不放心。”

“禮政府的人多半以為此皆悖棄祖宗之地的棄民,又向來覺得出海之人多半奸詐。”

“海軍那邊的人,去了就是奔著打仗去的,不知張弛有度。再說下南洋之事,朝中所知者不多,也非得他去一趟不可,方能遊刃有餘。”

“荷蘭人有何想法?”

齊國公知道皇帝召見,提前做足了準備,如今外交部要打交道的國家太多,又都是一件件聯絡在一起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皇帝肯定是要詢問諸多的。

羅剎的事,關係到大順是否能安心下南洋;而與羅剎的談判,又和瑞典法國息息相關,借他們在西洋的實力來取得西北的土地;與瑞典法國的合作,又牽扯到英荷的態度,關係到大順的商船能否掛著瑞典的旗幟去歐洲……

如今皇帝問荷蘭的想法,做足了準備的齊國公忙道:“本部故意強調倭國的事,荷蘭人深信不疑。”

“逼迫羅剎,只是讓荷蘭人以為短時間內本朝並無南下之心。”

“大談荷蘭必須撤出倭國,不得與倭國私下接觸,則是讓荷蘭人以為本朝意止於此。若下南洋,荷蘭勢力一掃而空,則倭國的事本也不用談,相隔那麼遠他們也接觸不上;只有不下南洋,才要大談倭國的事。”

“荷蘭人倒也很急,陛下前些日子不也派出了特使前往南洋,安撫人心。但荷蘭人還是希望朝中儘快派官船和有儀仗的欽差前往,那樣南洋的天朝遺民方可相信。”

“看來,巴達維亞的情況,已經若如干柴觸火了。”

大順這一次辦事還是很效率的,在當日的宴會上說了要給南洋華人用皇帝內帑繳納三年人頭稅後,第二天皇帝就派了人,從快從簡的先和荷蘭人一道南下了。

先和當地華人把情況講清楚,把情緒穩定住。

但從快從簡,南洋那邊的人未必肯信,即便一些人可能都不是在大順這邊出生的,但文化相通,看不到欽差儀仗,可能還會懷疑這是荷蘭人的緩兵之計。

荷蘭那邊看來是挺急的。朝廷這邊也有情報,之前已經派人蟄伏在南洋了,傳回的情報便是荷蘭人已經因為搜捕沒有居留證的華人,和當地沒有居留證的社團烏衫黨起了衝突。

只是大順這邊打贏了日本,荷蘭那邊做起事來就束手束腳,大順派去蟄伏的孩兒軍也秉持皇帝的意志,讓自己這邊的人剋制忍讓,但雙方的矛盾日深,確實到了非要解決不可的時候了。

據那邊傳來的情報說,今年巴達維亞的大部分糖廠,都幹不下去了。好像說是波斯人也在和莫臥兒帝國打仗,打的很大,好像把德里城都屠了,打起仗來波斯那邊的糖也不好賣。大順這邊又對日開戰,日本蔗糖貿易也斷了。平均一百個糖廠裡,九十六七個都是華人的,幹活的也是華人,真的是已經遍地乾柴了。

要不是大順這邊對日開戰,可能荷蘭人就把屠刀舉起來了,殺光了之後方便轉型種咖啡之類,反正不缺人。

然而現在殺又沒法殺,給錢救濟又捨不得給,荷蘭人急的如同在火車上拉肚子找廁所卻發現裡面有人。當真是盼星星盼月亮般,盼著大順這邊派個欽差過去安撫一下眾人。

劉鈺帶著水手與荷蘭水手鬥毆過,又有“外邦驚詫”的過激言論。如果讓劉鈺來做這個欽差,荷蘭人也就徹底安心了。朝中最主戰的人,被皇帝強命去主持安撫,甚至像是被踢開到西洋,從而遠離中樞,總能表露出一種大順放棄南洋的訊息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