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熊熊大火已經吞沒了整個高壁嶺,而高壁嶺ˉ妁十五士兵只逃出不足八萬人,七萬餘人被殺死、燒死、自相殘殺而死,整個高壁嶺山頭死屍堆積、臭味刺鼻,儼如森羅地獄,這場偷襲戰也是整個平定楊諒戰役中死傷最慘烈的一戰。
張果也因這一戰備受爭議,數十名文官聯名向皇帝楊英彈劾張果過於殘暴,請求嚴懲張果,而楊處道卻力保張果大功,最後楊英不計他此戰之功,也不計他過,而以他奪取蒲津關之功,封張果上開府儀同三司、出任齊州司馬。
高壁嶺一戰,是決定整個戰局的關鍵,當楊諒十幾萬大軍在高壁嶺潰敗後,便已經註定楊諒失敗的結局。
五天後,楊處道率十五萬大軍抵達太原城,同時李雄和楊元霸率三萬幽州軍,楊義臣和李景率六萬朔代之軍,以及幷州十五州州兵·共計三十萬大軍包圍了太原城。
幷州總管府內,楊諒將自己關在房內,一天一夜誰也不見,他已經絕望了,他是楊雄最寵愛的小兒,從小便將他捧上手中長大,從未遇到過任何挫折,可當他第一次挫折來臨時,卻是他生與死的考驗,是他人生的衰與榮的轉折。
房間裡,楊諒一杯接一杯地喝著悶酒,已喝得酩酊大醉,在他身邊坐著一名絕色美女,楊諒最寵愛的姬妾盧姬,她正柔聲勸說著楊諒,“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早點投降,這樣還能保一個富貴,以殿下親王身份,只要二皇兄饒過殿下,後半生的榮華富貴肯定不會少,殿下不要揪心了·實在不行就投降吧!臣妾支援你。”
楊諒摟住美人的香肩醉醺醺道:“其實若不是他們逼我,我早就投降了,怎麼會等到今天,投降了·我楊諒一樣地位極人臣,一樣地享受榮華富貴,人生在世,不就是‘享受‘二字嗎?美人,你說對不對?”
“殿下說得極是,整天打打殺殺有什麼意思,中秋節都過了·我們連月都沒賞,哎!殿下不覺得遺憾嗎?”
“回京後,我們天天賞月,說實話,我也想回京了。”楊諒長長嘆了口氣。
兩人在房中說著話,這時,外面忽然傳來喝喊聲,“我要見殿下·你們讓開,讓開!”
院裡,上柱國裴文安執劍闖進了院·十幾名侍衛團團將他圍住,裴文安也不再衝撞,而是厲聲喝道:“殿下,軍中傳言殿下要投降,已鬧得軍心不穩,請殿下前去澄清傳言。”
裴文安心中充滿了憤恨,當初他建議楊諒取蒲津關,如果楊諒採納,那麼他們早就攻進關中,但楊諒卻優柔寡斷·半路放棄。
他後來又勸楊諒集中兵力取幽州,打通前往遼東之路,但楊諒卻捨不得放棄幷州,最後導致今天的全線潰敗,使他心中對楊諒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剛才他聽楊諒的一名心腹大將說,楊諒已經準備投降·這個訊息讓裴文安又驚又怒,壓抑在心中的憤怒終於爆發了。
“殿下,你要去給將士們說清楚,絕不會投降!”
半晌,房間裡傳來楊諒懶洋洋的聲音,“孤家想投降又怎樣?”
裴文安愣住了,半晌,他高聲道:“太原城內還有精兵五萬,糧食百萬石,水源不絕,城內到處可以種糧,城高牆厚,完全可以支援一年,殿下可以堅持,等朝中生變。”
“孤家已經累了,不想再玩了,結束吧!”
“玩?”
裴文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他向後退了兩步,怒火在他心中再次燃燒,他厲聲喝道:“殿下此言對得起為殿下戰死的將士們嗎?代州數萬人陣亡,蒲州、高壁嶺死傷十餘萬,他們都是為殿下而死,而且死後還要背上叛逆之名,他們為殿下付出性命,殿下一個‘玩,字就可以打發嗎?”
“那是他們自己愚蠢,怪不得別人。”楊諒依然在房中輕描淡寫道。
裴文安呆住了,良久,他心中的憤怒卻消失了,眼睛裡流露出了一種深深的悲哀,慘然一笑道:“是!我們都很愚蠢,為了一個視將士如草芥的暴君,我們不惜放棄家小,放棄名聲榮譽,放棄自己的性命,我們真的很蠢啊!”
他仰天大喊:“蒼天,你殺死我這個蠢人吧!”
楊諒大怒,“把此人亂棍打死!”
“不要你殺,我自己死!”
裴文安悲愴大喊:“我裴文安為了一個毒王,竟然送了數萬將士的性命,我該死!我確實該死!”
裴文安將劍橫脖,猛地一拉,自刎身亡。
數十名侍衛呆呆地望著裴文安屍體,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他們默默地將裴文安的屍體抬出了院,房間裡隱隱傳來楊諒的聲音,“美人....我們再喝一杯。”
城外天武軍帥帳內,主帥楊處道一一接見各路主將,楊元霸單膝跪下,抱拳給祖父見禮,“上鎮將軍楊元霸叩見大帥!”
楊處道忍不住呵呵笑了起來,心中欣慰之極,孫能在這次平叛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固然令他讚賞,但更要是,元霸能夠放棄爭功,主動配合楊義臣,尤其聽說他將賞賜全部分給部下,這才令人感概萬分。
這就說明他孫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不再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澀猛將,而是已經能考慮大局,獨擋一面了。
他連忙把元慶扶起,“孩子,你雖沒有得到高封,但祖父卻認為你是平叛第一功臣,你沒有給祖父丟臉。”
楊元霸鼻一酸,眼淚都幾乎流下,他恭敬地說道:“孫兒不敢居功,孫兒能連升兩級,已是心滿意足。”
楊處道笑了笑,一指旁邊的張果道:“去見見你師傅。”
楊元霸走到張果面前,雙膝跪下,“徒兒元霸叩見師傅!”
張果從楊元霸進門時便驚歎不已,這孩已經完全突破了·六年不見,他身高和自己相仿,雙臂有千斤之力,張果一眼便感覺到·楊元霸的武功已經不亞於他,能得此佳徒,著實讓張果感到欣慰。
他扶起楊元霸,拍了拍他肩膀,沉聲道:“好小子,比師傅預想的更好。”
楊元霸六年不見張果,見他比從前蒼老·他能有今天,完全是張果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心中只有不盡的感激。
“師傅教授之恩,元霸銘記於心,永世不忘。”張果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我知道,你是我張果唯一的徒弟·我教你武藝,只希望你能為國盡忠,報效天·成為我天武之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