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
身後賦予的意義是不簡單的。
創新意味著革故。
以一己之力革故,勢必要受到多少冷遇和難熬的經歷,不用感同身受就能感受到她的艱難。
“抱歉,我是不是說的太多?”
“沒有,我只是想到那她這一生註定是不順遂,突然有些心疼你的老師,不知道我有沒有那個立場?”祖凝謙遜的問。
目光一直聚焦在她的臉上,試圖從她水波不驚的面上瞧出點風向。
“是啊,自然辛苦,又怎麼會不辛苦呢?”
“她從一開始,就選了一條極不好走的路,註定會是條不歸路。”
輕輕淺淺的聲音裡,一開口,就帶著濃濃的滄桑感。
柳笙緩緩抬頭,看向前方,抽離的神情下多了那麼一點不真實感。
“起初景泰藍多的是瓶、盤、碗、灌,自從她在花紋上創新之後,花紋不再是傳統樣式,還增加了各式文具、燈具、茶具、筷架、名片匣、首飾盒、調味盒、電子座鐘、壁掛、桌凳、屏風、獎盃等。”
“真正做到將景泰藍運用到了實際,走入了百姓的生活,成為百姓的一種需要,因為有需求才會購買,如果景泰藍技藝僅僅成為高階,時間久了,註定會消失在歷史長河而不復存在。”
“基於這一點,景泰藍人也一直想將其做不同層次的推廣和應用,以保持滿足各個層次的需要,從而讓世人記住。”
祖凝點頭。
“我懂了,所以你們現在所創造出來的景泰藍工藝,不再只侷限於高階,而是想著如何推廣,如何讓人記住它?”
她拿起一架小小的首飾盒。
端放在手中,細細打量。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藍色,表面打磨的十分光滑,四周鑲嵌著金屬工藝的盒子為其增添了幾分色彩。
不同形狀的盒身,更是突出其多元化。
她看了祖凝一眼,見她驚詫,又很是喜歡。
女人笑了笑,“你手上的這不是傳統的景泰藍技藝。”
“景泰藍的製作工藝,給人一種繁瑣累贅的感覺,特別是在花紋上面,要求‘嚴絲合縫’,否則就會影響整體的景泰藍。”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創造一些簡單圖案的景泰藍呢?”
“由此靈感出發,我的老師才決定挑戰傳統,做一些簡單圖案的景泰藍,這樣從本質上減少製作景泰藍的工作量,又符合現代的審美觀。”柳笙看著她手上小小的裝飾盒,耐心的告訴她,這些工藝背後的故事,和它的由來。
“所以有了思路,創新就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祖凝戀戀不捨,從掌心的小玩意抬頭,看向柳笙。
“是啊,創新,歷來都是一條歷久彌新的路。”
“那是凝聚幾代人心血,同時,又承上起來的東西。”柳笙朝她笑了笑,毫不避諱的說。
“傳統的景泰藍花紋之所以要‘嚴絲合縫,’繁瑣累贅,之所以要這樣小心,是因為這樣做才不會,‘崩藍,’不會讓景泰藍表面出現‘玻璃碎’狀的裂痕。”
祖凝一邊聽,一邊記錄。
見她眉宇上神思緊擰,柳笙猜她應該不知道‘崩藍’是什麼。
“其實,你可以打斷我的,隔行如隔山。”
祖凝感激她的理解,她笑笑,“我本來想著記錄下來,到時候一起問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