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古遺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古遺物 (1 / 2)

“千古奇冤,構陷儒教。悔不當初,佛祖知道。”

十多年後,當永信和尚揹負著滿身罵名而圓寂前,在四面漏風,一盞殘燈的茅簷草舍內含恨寫下了這四句偈子,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人生總結。

被天下讀書人唾罵了十多年,揹負著名教罪人的大頭銜,他如果知道自己會落到這步田地,當年打死他,他也不會給李自成出那樣的主意。

“闖王,敝寺僧眾為了強身健體看家護院,少不得要演習一下拳腳,操演一下兵刃,這樣一來難免便有傷害。僧眾們在為了療傷配製藥物之餘,發現產自彰德府一帶的龍骨用來止血效果最佳,而且僧眾們發現,上面帶有字元的為其中上品。小僧一時好奇,也曾經找來看過。”

這些所謂的龍骨,其實就是烏龜的腹甲以及牛的肩胛骨,在產地彰德府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莊,村人於耕種時,在土層中掘出一些龜甲獸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奧難辨的文句。無意中讓它們重見天日的農夫們,把這些為數不少的骨頭當作藥材,賣給藥鋪。而後又輾轉到了永信和尚眼前。

很快,這些上面有著類似於字的龜甲和牛骨,便成了永信住持方丈內的玩賞之物,經過一段賞析之後,突然間心有所悟,這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古物,如何不能成為斂財工具?

於是,在永信大師和他的團隊巧妙設計之下,這滿是字型畫符的龜甲和獸骨,被起了一個很有氣勢的名字,龍骨文。專門用來忽悠那些到廟裡來求籤問卜的善男信女,當然也得是看看佈施情形和寫在緣簿上的數目而定的。

世道混亂,無數人都是朝不保夕。人在對自己前途命運不能把握的時候便將希望寄託在神秘力量上。這龍骨文恰好是應運而生。

一時間,為永信住持帶來了滾滾財源,登封縣境內的良田幾乎都被前來的善信們買了來佈施給了他的寺廟。

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形勢的發展,永信還潛下心來仔細的對這些龍骨下了一番功夫,並且編了一本龍骨文小考的冊子,發給手下弟子和執事心腹僧人們。

照著永信住持的主意,那些珠寶字畫善本書籍等物,乃是一錘子買賣,賣掉了,也就沒有了。“倒不如派人悄悄的到彰德去,拿些糧食銀子,在那裡大量收購採辦龍骨,然後,轉手賣給南蠻商人便是。只管告訴他們,此乃上古遺物!乃是萬年之前留存的。”

這個法子,比起郝搖旗等人建議的不分青紅皂白,只管將攻克城池縣鎮山寨之中的富戶、小康之家統統洗劫乾淨,拿著財貨去換取購買所有義軍需要的東西的建議看上去要合適多了,最起碼不會得罪所有的人。

而之前一斗谷和瓦罐子等人在豫西山區採取的扒墳掘墓的手段用來籌措軍餉的做法,同永信和尚的建議比較起來便顯得十分下作,而且有損陰鸞。

聽得了永信和尚的建議,不由得李自成對於自己入河南之後開始接納讀書人的做法大為得意,“讀書人就是不一樣,不管他是和尚還是流氓,至少是有文化的!”

牛金星、李巖等正途出身的讀書人對於永信和尚的這個建議不置可否,不過,闖營之中另一個讀書人宋獻策卻有些不太高興了,從李自成的表情當中,他明顯感覺到了危機。他甚至開始懷疑,這個口唸佛號身披袈裟的大和尚,乃是江湖上的同道中人。否則怎麼會有如此的手段和套路?

那邊永信和尚正在得意的同醫生尚炯聊得熱火朝天,忽然眼前一花,一張類似於猿猴的臉出現在了永信的桌子邊上。

卻是藉著起身勸酒的功夫,宋獻策來到了永信的酒桌上。

“住持師兄,合字?”宋獻策同永信幹了一杯之後,向他亮了亮酒杯的杯子底,猛不丁的丟擲這麼一句。

這是江湖春點之中的黑話,當江湖中人遇到了疑似同行的人之時,便用這樣的話來盤道。

“宋軍師,不錯,咱們並肩字。”永信和尚臉色不變,藉著燈火的搖曳,遮住了五官神情。

原來如此!宋獻策腦海之中飛速旋轉,他決定要進一步的談談這個和尚的底,再決定是拉攏他成為自己的盟友,還是想辦法除掉他。

“先受頭子,馬上就要填瓤子了,填完了瓤子到我那裡去喝葉子。咱們聊聊儲頭子的事。”

(“先喝酒,馬上酒席結束就要吃飯了,吃完了飯到我那裡去喝茶。咱們聊聊怎麼弄銀子的事情。)

“合字,尖的團的?”(朋友,真的還是假的?)

“師兄,當然是尖的!”(師兄,當然是真的!)

數年之後,當收購了海量龍骨的南中商人將這件事情的後果顯現出來時,曾經自以為遇到了錢多人傻的羊牯的永信住持和宋獻策宋軍師頓時傻了眼。

“所謂的三代盛世並不存在!請看根據永信長老提供的龍骨文小考考證出的三代原貌!”

“三代盛世是什麼?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三代!”

以吸引眼球為主要目的的標題,一個個勁爆的出現在了江南各處的日報、週報、商報的副刊上,大量印刷精美的書刊擺放在各處的書店裡。

雖然很快這些書就被江南士林聯合抵制,大量買下之後被一把火焚燒掉,嗤之以歪理邪說的帽子,但是這個說法帶給江南讀書人心理的震動是巨大的。

原來,所謂的堯舜禹時代並不是什麼盛世。

就連春秋戰國都不如,好歹那個時代還有竹簡,而堯舜禹時代只能刻在龜甲和獸骨上。而且除了關於占卜某時某日的吉凶、祭祀(常卜要殺多少人、多少牛、羊、犬等牲畜)、征伐、狩獵和年成的豐欠以外,還有占卜天氣風雨、出行、生育、孩子、疾病等等。大部分都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更是要大肆的斬殺俘虜和奴隸作為祭天的貢品,這種事情似乎只有那些山野蠻荒之地的未開化野人才這樣幹吧?

當年諸葛丞相南征時不是在瀘水邊上用饅頭代替了人頭嗎?怎麼號稱三代盛世的賢君聖主,如何還是如此蠻野?

很多讀書人心目中的殿堂崩塌了,無數人中夜慟哭不已,更有那讀書讀得傻了的措大,一怒之下衝到私下裡出售這些被士林列為禁書的書店,一把火將店鋪焚燒掉。

不過,這些事情,崇禎十四年的二三月間的永信大師和宋獻策並不知道,他們只是看到了派人用糧食按照一斤糧食換五斤龍骨的價錢換回來的龍骨,被那些南蠻商人用一斤龍骨換五斤鹽的標準收購走,心中不由得暗自歡喜,這樣的暴利也絲毫不比劫掠州縣差到哪裡去。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