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他最粗暴的一次表現中,仍然含有溫情的成分。”
“雖然他對洪亮吉的奏摺十分惱怒,但是在洪亮吉被關進刑部大牢後,他仍不忘專門派太監到刑部,傳達一句“讀書人不可動刑”,讓刑部善待這個政治犯。”
“這句話讓洪亮吉感動了一輩子。”
“在二十多年的統治中,嘉慶皇帝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政治作風。”
“即使不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也得說是之一。”
“他深得乾隆皇帝真傳,生活起居,如同鐘錶一樣精確。”
“在位二十五年,他沒有一天不早起。”
“讀完實錄後,天往往還沒亮,他就秉燭批閱奏章。”
“他事事躬己總攬,早膳後召見大臣,往往多達十餘人,批覽奏摺幾十件,常常是忙得忘記吃午飯。”
“遇到外出巡視時,他更要早起數刻,提前把一天的公事辦完,
在這點上,他頗有祖父雍正皇帝“事業狂”之作風。”
“從皇子期間養成的每天大量腦力勞動的習慣,使工作已經成了他的第一需要。”
“一天不辦公,不理政,他就渾身不舒服。”
“嘉慶中期的一天,他早起參加一個祭祀典禮,典禮完成後,才上午十點鐘,他決定回到乾清宮接見大臣。”
“不料一問御前侍衛,侍衛說今天沒有官員請求接見,皇帝有些懷疑,為何今日如此空閒?”
“一問軍機,這才知道,本來是有幾名大臣要奏事的,可是睿親王考慮到皇帝參加典禮,已經很累,況且天氣十分炎熱,為了讓皇帝節勞,私自把他們安排到第二天引見。”
“得知此情,嘉慶皇帝勃然大怒。”
“他申斥睿親王說:朕年方四十,雖日理萬機,從不以此為勞,引見這麼幾人,本來也不足為勞。
睿親王如此大膽,擅自改動官員引見日期,意欲何為?”一番訓斥之後,將他交宗人府嚴加議處,睿親王好心沒好報,被降職罰俸。”
“和其他皇帝不一樣的是,別人是“靡不有始,鮮克有終”,而嘉慶帝從來沒有出現倦勤的情況。”
“他的耐性、毅力,古今無二,天下無雙。”
“一直到臨死,他還是保持這樣的敬業精神,沒有出現過任何懈怠。”
“在他去世後,朝中大臣無不對他充滿懷念。”
“節儉也是嘉慶皇帝堅持一生的品質,他牢記父親晚年的教訓,對奢侈浪費一直深惡痛絕。”
“嘉慶十六年,皇帝五十一歲壽辰時,御史景德奏請依照前代皇帝做法,在皇帝萬壽時,於京城演劇十日,並請以後每年都以此為例。”
“嘉慶覽奏,勃然大怒,說:朕親政以來,唯以民生休慼為念,從無崇奢浮侈之事,況且朕就是真想大辦慶典,你作為言官也該勸阻才是,而景德反以這種事上奏,實在太可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