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3章遇變罪己詔 (1 / 2)

“於是將景德以溺職罪革職,發往盛京去充當苦差。”

“這個馬屁可真是重重地拍在了馬腳上。”

“嘉慶皇帝二十餘年中,始終未曾仿效其父南巡,也沒有極盡奢華籌辦壽筵,他展示給臣民的只有一道道崇儉去奢的諭旨。”

“嘉慶的節儉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聲名已經達於外國。”

“出使清朝的朝鮮使臣徐龍輔記載,嘉慶朝大抵以勤儉見稱,“觀於宮殿之多樸陋,可謂儉矣。”

“朝鮮使臣對嘉慶帝的行政評價很好,嘉慶帝也確實節儉,勤勞,為百姓也多考慮,如果乾隆能早日教育會不會不一樣,這真的不好說。”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仁慈聖明的皇帝,御極二十多年,除了親政初期意氣風發過一陣外,越到後來,就越深陷無奈、愁悶、苦惱之中。”

“他自以為穩妥的“守成之法”,並沒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樣使大清帝國慢慢恢復元氣,重現榮光,反而越來越積重難返,不可收拾。”

“在他統治的後期,令他尷尬不已,甚至羞愧落淚的事,不止一件。”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黃昏,皇帝正在由避暑山莊返回BJ,抵達北京城外的白澗時,接到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兩百多名天理教教徒,兵分兩路,於頭天上午攻進了紫禁城。”

“他們與一些信教的太監裡應外合,一直攻打到皇后寢宮儲秀宮附近。幸好皇子綿寧帶領守衛部隊全力抵抗,最終全殲起義軍。”

“皇帝在行宮中看到皇子綿寧送來的彙報,淚流滿面,當天一夜不眠。”

“邪教教徒攻入皇宮之內,並且差一點攻到了皇后面前,這在這麼多朝代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實在是“漢唐宋明未有之奇事”。”

“皇帝很清楚,這樣天大的醜聞,一定會在歷史上永遠記載下去。”

“這個汙點,是永遠洗不掉的,自尊心極強的皇帝深受刺激。”

“第二天,皇帝向全國臣民下發了硃筆親書的“遇變罪己詔”。”

“嘉慶帝說起了自己的懺悔,“我大清國一百七十年來,列祖列宗愛民如子,深仁厚澤,我雖然能力平庸,卻也沒有做過害民之事,然而,這漢唐宋明未有之奇恥大辱,卻發生在我的任內。

細細思量,問題還出在大臣因循怠玩,不能體我的苦心,悠忽為政,怎麼教育都不能清醒!

從今以後,我當然要自我反省,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上答天命,下解民怨。

諸大臣們,如果你們願意做大清國的忠良,就請你們赤心為國,竭力盡心,以匡正我的失誤,糾正不良的社會風氣。

如果你們自甘卑鄙,那麼就請你們掛冠致仕,回家養老,千萬別尸位素餐,增加我的罪過!”

“《遇變罪己詔》最後八個字是:隨筆淚灑,通諭知之!”

“古今中外,如此動情,如此委屈的聖旨,獨一無二。”

“甚至此後數月間,他的詔書中一再出現抱怨、悲嘆、感慨之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