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徹殺掉了清寧宮最後一個宮女也沒有問出李治的下落,柴令武看著一臉兇相的薛萬徹不敢言語。
這時一個小校從外面跑了進來稟報道:“將軍,房大人傳話過來,在御書房附近發現陛下和皇后蹤跡。”
薛萬徹只是覺得李治跑得好快,柴令武卻是聽的亡魂皆冒。
他急急的吼道:“快追,絕不能讓李治跑出皇城,不然我們立即死無葬身之地!”
薛萬徹疑惑的看向柴令武,問道:“怎麼?”
柴令武衝著他叫道:“李治去御書房一定是去拿印信,他要是拿到印信不用出城就能下旨平叛!”
薛萬徹聞言哈哈笑道:“是麼?但願如此。”
柴令武不解的問道:“這是為何?”
薛萬徹冷冷的回答道:“不為什麼,這小子得罪的人太多了!”
說完薛萬徹也不搭理柴令武,說實話他很不喜歡柴令武。覺得這個人和他老子柴紹一樣,才華是有的就是沒有一點點兒擔當。
薛萬徹對著來的小校說道:“傳令立即封鎖安化門、明德門、啟夏門、延平門。”
柴令武想了想問道:“我們不在皇宮裡抓李治了?”
薛萬徹瞪了他一眼,真心覺得這個柴駙馬腦子裡面實在是缺根筋。抓李治當然是在皇宮中抓住是最好的,等他跑出皇宮要抓他只能祈禱上蒼,這種沒譜的事薛萬徹是萬萬不肯做的。
封鎖長安的城門只是為了保險起見,這四個門封鎖住了就算李治從其他方向跑出長安,要找到嶺南那支軍隊恐怕要到明晚也說不定。
一股烈焰伴隨著驚天動地的連續的炸響翻卷著衝上半空,將皇宮的西南角照的一陣通透。
突然的爆響讓究竟戰陣的薛萬徹也吃了一驚,過了好一會兒有人匆匆來報:“稟報將軍,興仁門附近走水了。”
又過了一會兒有兵丁來報:“啟稟將軍,房大人傳話過來:神月、紫日兩位公公戰死,留在太極殿的斥候隊在興仁門附近遭遇火器襲擊,死傷慘重只剩下六人還能行動。”
聽到這個訊息薛萬徹真的有些著急了,神月、紫日兩位公公是當年唐太宗的貼身護衛武功絕高,江湖上罕有對手。他們對御書房的瞭解甚至比先皇更清楚,這次李恪是花了大價錢將兩位收買過來,兩人鎮守禦書房大家都認為自當萬無一失,沒想到竟然被人殺死。
他的斥候隊是安排在太極殿附近的機動力量,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擅長搜尋、偵查、追蹤。把他們安排在太極殿附近就是為了防止李治向南逃竄,現在他們在這邊遇襲,說明李治的確打算從這邊出去。
薛萬徹立即帶領手下匆匆趕往興仁門,路過一處池塘,薛萬徹對著池水發了一下呆。他突然高聲叫道:“來人,立即快馬趕往安化門,通知他們立即趕往清明渠水門佈防。”
在薛萬徹叫人趕往安化門的時候李治和章文怡已經駕著一條狹窄的小船過了敦義坊,這種小船有些像車船,需要用腳踏,但是與車船不同的是看不到左右的兩個明輪。
李治不知道這種小船是用螺旋槳推進的,他只是感覺船行駛的很快。由於水道穿過坊間,因此他們到現在也沒有遇到過巡夜的軍兵。
李治現在非常疲憊,他看了一眼滿臉大汗同樣疲憊仍在奮力蹬踏的章文怡,咬了咬牙加把勁繼續蹬著踏腳。穿過大安坊已經能看到安化門那邊燈火通明,聚集著許多軍兵。
蹬踏腳的聲音在黑夜裡非常清晰,卻算不上很響,所以那邊的軍兵並沒有聽到這邊發出聲音。
小船順利的穿過了水門來到了城外。繼續行駛了將近三里地,就看見岸邊的方瓊和四匹戰馬。
章文怡先服侍李治上了岸,而後拔掉了船底的塞子,水迅速湧進船艙,小船漸漸的下沉。章文怡棄船登岸,三人分別上了馬。
方瓊沒有看到盧妍,不用問她肯定是不在了。方瓊眼神一暗,章文怡見了只是說了一句:“走吧。”
嶺南受閱部隊駐紮地距離長安城也就五里左右,當李治趕到軍營的時候,先期趕到的白三娘等人已經與領軍的林恩德將軍取得了聯絡,軍隊正在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