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八十九章 決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 決定 (1 / 2)

終於結束了一連串的會見,但宇文溫卻沒有就此清閒下來,今日收了許多公文、卷宗,足夠他看到精力耗盡,晚上便無暇多想,不過有些公文要馬上批覆儘快讓人處理,所以耽擱不得。

他此時要做的,是對一項工程做出決定,這項工程耗資不菲,比翻新大庾嶺道所要消耗的錢糧多得多,不過若是修成,對改善嶺表和江州之間人員、物資往來情況有很大幫助。

大庾嶺南端,有橫浦水自東北向西南方向流淌,經始興後在曲江注入溱水,溱水一路向南流淌,過湞陽等地,最後與西來之鬱水匯合,最終在廣州番禺附近入海。

溱水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所以廣州前往江州的通道,無論水路、陸路都和溱水緊密相連,因此一個問題隨之而來。

人員和物資從北往南走,可以藉助溱水來個順流而下,省時又省力,不過一旦反過來是自南向北走就十分吃力。

水路不好走可以走陸路,但問題是這條南北通道是沿著溱水展開的,那麼就避不開湞陽峽。

湞陽,位於湞水入溱水口處,溱水經過湞陽後,會有一段水域位於峽谷之中,這段峽谷綿延數十里,兩岸都是陡峭山壁,名為湞陽峽。

既然兩岸都是陡峭山壁,那麼陸路就無從談起,所以往來湞陽峽只能走水路,區別是從北往南走為順流,而從南往北是逆流。

逆水行舟費時費力,若果只是載人的客船倒還好,問題是載重數百甚至近千石的貨船,要逆流而上就很吃力,需要船工奮力划槳、縴夫拼命拉縴。

東南風起時,還能借助風力,讓貨船穿過水流湍急的湞陽峽,可若是沒有東南風時,就只能純粹靠人力來讓船隻北上。

人力相對好解決,無非是多募集人手,可如此一來,成本就會大漲。

官府或者軍隊的人員、物資往來,可以不考慮這個因素,但對於大規模運輸貨物的商賈來說,成本大漲就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成本的增加,當然可以透過漲價來解決,但這會影響到商品的競爭力,對於別人來說無所謂,但對於宇文溫來說就不能忽略。

數千裡的長距離運輸,每個環節的成本小幅度上漲,累積起來總額就很可觀,當然這對於壟斷貿易來說不是問題。

但大部分商品,諸如食鹽、布帛、米等生活必需品,不存在壟斷貿易,考慮到要儘可能降低平民百姓的生活成本,就得想辦法把物流成本降下來。

嶺表東南部有漫長的海岸線所以出產大量海鹽,江州出產大量的稻米,南鹽北米可以互通有無,如果物流成本過高,倒黴的是百姓,所以宇文溫想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就繞不開兩個瓶頸。

首先是大庾嶺道,原本的古道年久失修又狹窄,不過這個問題已經解決,接下來就是水路逆行的問題。

大庾嶺北江州地界的贛水、章水,有些河道蜿蜒曲折又有亂石淺灘,所以要進行整治以方便船隻航行,嶺南的溱水,水流量較大,所以要解決的是湞陽峽的通行問題。

贛水、章水河畔至少還有陸路,所以有時間慢慢整治,而湞陽峽如今是沒有陸路的,宇文溫要想辦法解決,只能修棧道。

棧道有兩種,一種是往來建築之間的空中通道,譬如鄴城銅雀臺和另外兩座高臺之間的空中通道;另一種,就是修建在懸崖峭壁上的通道。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提起棧道,大家就會想起蜀地往來關中的棧道,而據說當年秦軍攻打嶺表百越時,就在湞陽峽修過棧道,方便糧草運輸和人員往來。

數百年風雨過後,湞陽峽已無棧道的痕跡,而若現在開始修築棧道,便能很好解決人員和物資北上的交通運輸問題。

棧道的修築方式為先沿石壁開出寬丈餘石道,上橫鋪木樑木板。或在崖壁上橫向鑿孔,以插入粗木樑並下加斜撐,樑上再鋪厚木板,又於路旁外側加構鐵鏈或木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