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七百一十九章 機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一十九章 機會 (1 / 2)

藍天白雲,微風吹拂,青青草原上牛羊成群,各自悠閒地吃著青草,曠野裡橫貫南北的鐵路上,一列火車正往北而去。

列車中某節車廂內,身著戎服的宇文溫正聽取官員的彙報,彙報內容是關於新式火車頭的技術引數,以及北海鐵路磧南段的運營情況。

北海鐵路磧南段,由瀚海鐵路公司承建並全權運營,於前年冬天開工修建,花了一年多時間,在今年開春正式建成通車,正好趕上了新式火車頭的推廣。

原有的火車頭,是以飽和蒸汽來推動車輪,新式火車頭,採用最新的蒸汽技術理論,用過熱蒸汽來帶動車輪,“力氣”大了許多。

新式火車頭,被歸類為“過熱蒸汽式火車”,結構和“飽和蒸汽式火車”沒太多區別,只是多了汽水分離器和過熱箱,所以改裝起來很方便。

“過熱蒸汽式火車”拖曳標準車組(客車),平均運營時速可達一百二十里,比起“飽和蒸汽式火車”的平均運營時速八十里,提速了百分之五十。

這是今年年初的數字,現在宇文溫所乘坐的列車,此時時速就接近一百二十里。

隨著“過熱蒸汽式火車”的不斷完善,列車行駛速度還會增加,即便實際運營中因為總總限制(沿線停靠等),火車跑不了更高的時速,但是能拖曳的車廂大幅增加。

以現在陸續投入使用的“過熱蒸汽式火車”為例,在保持運營時速八十里的前提下,能運送的人員、貨物,增長了將近百分之五十。

如果不增加車廂,那就是速度提升百分之五十,御輦(御用火車)從幷州晉陽出發北上,進入北海草原磧南段,最後抵達磧南段鐵路北面終點(大磧南緣),全程近兩千裡,所需時間大概是九個時辰(十八小時)。

等北海鐵路全線貫通,從晉陽到北海南岸大概四千裡的距離,火車實際運營時預計四天左右就能抵達。

將來,長安到晉陽的鐵路建成,從長安到北海全程大概五千五百里,火車實際運營時預計六天左右就能抵達。

而在以前(沒有火車和火輪船時),從長安去晉陽,御駕都要走上二十來天。

這就是交通運輸方式進步帶來的巨大變化,朝廷不僅可以將數萬大軍輕鬆地“投放”到磧北草原、北海地區,還能以很低的成本(相對)來維持對磧南、磧北草原的控制。

北海鐵路就像一條堅韌的長線,把磧南、磧北草原和中原綁在一起,這條鐵路一旦建成,草原上就不會再有東突厥的生存餘地。

屆時,北海就會成為一處旅遊景區,而不再是人們印象之中蘇武牧羊的苦寒之地。

官員彙報完畢,告退,宇文溫認真看著資料,又看看窗外的大草原,思緒萬千。

等到北海鐵路全線貫通,中原朝廷對於磧南(漠南)、磧北(漠北)草原的控制就會有質的變化,不要說東突厥待不住,任何一個遊牧民族都無法再崛起為草原霸主。

這在從前是難以想象的。

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王朝,因為生產力的限制,沒有能力長期實控草原,最多在國力強盛時派兵北伐,打得草原上的霸主抱頭鼠竄。

但這樣的優勢維持不了多久,因為勞師遠征對於國力的損耗太大了,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國力根本就承擔不起。

漢武帝討伐匈奴,把文景之治積累下的財富消耗一空,大量戰馬傷亡,代價十分昂貴,這就是例項。

王朝巔峰時期,想要解決草原問題,尚且只能治標而不是治本,所以草原方向的威脅,永遠是中原歷代王朝頭痛不已的問題。

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有了鐵路,有了即將延伸到北海的鐵路,這種新式交通運輸方式,極大降低了中原朝廷控制草原的成本。

大軍遠征,從內地出發,只需要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能在北海地區完成集結,其間不需要消耗太多糧草、不需要動用大量青壯和牲畜運糧,僅僅需要燒煤而已。

中原朝廷能夠將北海地區作為支撐點,以裝備了熱兵器的軍隊作為槓槓,靠著技術上的絕對優勢,撬動周邊所有地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