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底帆布鞋有鞋面,可以將腳掌連同腳踝一起保護起來,那麼士兵們翻山越嶺時,走在到處都是石子、荊棘的山林中,腳踝以下部位就不容易被劃傷、擦傷。
千里之行,才有了保障。
所以,膠底帆布鞋將會是朝廷大規模在軍中推廣的軍鞋,有不同尺寸,以便適合不同士兵的腳掌。
到了冬天,若在冬天不是太冷的南方,士兵們穿厚襪子後再穿膠底帆布鞋,就能確保腳掌保暖。
若是在北方,那就要穿膠底棉鞋、棉靴。
宇文溫光著腳,拿著膠底草鞋說:“朝廷,不能做到每個士兵都有一匹馬代步,但至少要做到每個士兵都有質量可靠的鞋子、襪子穿,夏天、冬天都有,還有備用鞋,有多幾雙襪子輪換著穿。”
“軍隊是國家的基石,而士兵是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保護好士兵的雙腳,他們才能行軍千里,才能翻山越嶺進行迂迴,軍隊的戰鬥力才有保障。”
“大家都是帶兵多年的宿將,應該知道軍令如山,軍隊行軍必須剋期抵達,那麼,即便是下大雨,也得向目的地趕,風雨無阻。”
“於是問題來了:夏天在泥濘裡行軍,可以穿膠底草鞋、膠底帆布鞋或者草鞋,冬天呢?南方還好,北方的冬天可是會下大雪的,穿著膠底棉靴踩在混雜著冰雪的泥濘裡行軍,那滋味好受麼?”
“靴子溼透了,只能靠火烘乾,但若是沒時間烘呢?士兵們穿著又溼又冷的棉靴連日行軍,後果就是腳趾、腳掌潰爛,走一步就疼一下。”
“這樣的狀態,上了戰場,戰鬥力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有司研發了新式雨鞋。”宇文溫讓隨從拿出幾雙長筒靴,展示給大家。
這些長筒靴,為後世常見的長筒水鞋式樣。
宇文溫介紹起來:“這是新式水鞋,高幫及膝,全部是杜仲膠或者橡膠製作,防水效能極佳,穿在腳上在泥濘裡行軍,既不怕腳被泥漿浸泡,也不怕鞋子陷進泥地裡拔不出來,以至於接下來只能光腳行軍。”
陳五弟等人得了新式水鞋,拿在手中仔細觀看,然後穿上,來回走動,甚至跑到旁邊小溪裡涉水走上一段距離,回來後交口稱讚:“果然防水!”
宇文溫點點頭,又說;“當然,這水鞋防水,卻也捂腳,穿著水鞋行軍走上一日,腳臭免不了,而且腳出的汗也會把襪子、鞋子內側弄溼。”
“不過呢,烘乾襪子簡單,再拿塊布擦乾水鞋也不難,反正比烘乾棉靴容易多了。”
田正月摩挲著水鞋,問:“陛下,這水鞋真是好東西,能否大批次生產,發給全軍將士呢?”
宇文溫回答:“難,只能分批發放,因為杜仲膠產量還是少,而橡膠並非中原特產,需得引種。”
說到這裡,他補充:“有司今年開始引種橡膠,按照美洲土著的說法,引種必須用樹苗,若用種子種植,是很難種出來的,而且橡膠喜高溼高熱,目前只能在瓊州、交州、呂州以及南洋地區試種。”
“就算種活了,距離長大產膠,大概還要十餘年....”
十幾年後,他是否活著還是個未知數。
這話題有些沉重,陳五弟趕緊打圓場:“陛下,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將來等橡膠成林了,兒孫們就能用上各種神奇的橡膠製品了。”
“是呀....”宇文溫點點頭,想了想,笑道:“你們可知,這橡膠樹還分種類,分嫡庶的。”
這說法有意思,大家洗耳恭聽,宇文溫便娓娓道來。
他自己知道,橡膠原產於南美洲叢林。
但是,實際上中美洲地區也有。
北洋貿易公司探險隊發現中美洲也有橡膠樹,當地土著們很久以前就開始用橡膠製作各種橡膠製品,包括比賽用的橡膠球。
這一點讓宇文溫很驚訝,不過看了探險隊的調查報告後,他恍然大悟:橡膠樹是有區別的。
南美洲的橡膠樹,為三葉橡膠樹,橡膠產量高,大概是後世廣泛栽種的橡膠樹祖先,而中美洲的橡膠樹卻有差別。
宇文溫琢磨著這中美洲的橡膠樹大概是“亞種”,產量不行,所以後世沒了發展前途,漸漸被人遺忘。
這種知識,他當然不會說出來,卻用另一種方式向老部下們作介紹:
“這中美洲的橡膠樹,產量低,不受重視,人家就喜歡種植南美洲的三葉橡膠樹,所以啊,中美洲的橡膠樹,宛若那外室所生庶子,不受家族待見,連族譜都入不了,真是慘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