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太子仁厚,也放心,但是這種事,不管怎麼做,終究是左右為難,說直接點,宛若嫡母對待庶子,嫡母無論怎麼做,都會惹來流言蜚語。”
“所以,朕來析產分家,誰還能說閒話不是?”
這話說得在理,眾人不住稱是。
作為天子的起家班底,大家對太子沒有任何不滿,因為太子表現確實出色,一貫來品行也不錯。
雖然其母族是逆賊,太子當年還成了偽帝,但大家都知道皇后和孃家人不是一路,一心向著陛下,況且當年母子倆沒得選,是身不由己。
別人可以拿這件事來議論,黃州的老夥計們可從來不會說什麼。
同時,大家也覺得幾位皇子不錯,都是棟樑之才。
許多人都看得出來,太子的地位很穩,天子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對太子的不滿,所以對於儲君人選,大家不會有什麼不該有的想法。
沒有誰攛掇哪個皇子“爭取一下”,沒有哪個皇子私下裡結交重臣,試圖“努力一下”,
但就怕天子哪天胡思亂想,抱怨起太子的不是,屆時可真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在場的人若附和,就怕說的話傳到太子耳朵裡,將來繼位後算賬。
可若是不附和,就怕天子不高興,心裡犯嘀咕,猜忌自己私下裡和太子結黨,然後給小鞋穿。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未來皇帝,無論哪一邊,都不是陳五弟等人想得罪的,眼下見天子不再提這話題,大概是隨口說說,人人心中各自鬆了口氣,繼續聊起《明德律》。
他們當然不明白宇文溫修改律法的長遠用心,不過大家覺得《明德律》終於有了定稿並且將於明年頒佈實行,確實是件值得慶賀的好事。
大家基本上家中都辦有產業,規模不小,算是工場主、貿易商、礦主,當然希望能夠有充裕的勞動力湧入“務工市場”,而不是被地主們束縛在土地上。
勞動力充裕了,工場、作坊、礦山才能全力開工掙錢,而這就得避免“老頑固”們拿“同居共財”說事,把離開家鄉、父母到外地務工的行為說成不孝。
他們覺得,本來以天子的威望,直接釋出《明德律》不是不行,但天子為了照顧各方面的利益,選擇大家坐在一起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的結果,大體上還是如天子所願,天子高興,他們也高興。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明德律》的許多條款,切實照顧了大家的利益,畢竟天子的潛邸元從之中,人人都經營著產業,《明德律》保護工商,正是大家所希望的。
如果按照“老頑固”們的意見,依舊實行“重農抑商”,拿“孝”來壓人,那麼若是天子“崩”了,形勢會不會大變?
難說。
一朝天子一朝臣,將來太子繼位,即便念舊情,也不會如“先帝”那樣顧念舊人,陳五弟等人覺得自己靠邊站倒也無所謂,就怕新君自己的那一套人馬,把工商再次踩到泥裡。
現在不錯,天子開了個好頭,立了許多新規矩,定下調子,譬如門下省諫議院,譬如協商立法、譬如已經定稿、頒佈的《明德律》。
這些新規矩深受各方好評,若將來太子繼位,即便有人攛掇,想來太子會以大局為重,不會冒著觸動大部分利益群體利益的風險,亂改規矩。
走了不知多久,一行人穿過樹林,經過小溪,走過沙地、石子路,走得一腳泥。
宇文溫把話題一轉,轉到大家穿著的新式涼鞋上來。
“如何,各種地形都走過了,走了一個多時辰,這橡膠底的涼鞋,穿在腳上的感覺怎樣?”
Ps:書友們,我是米糕羊,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援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