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燈燈光下,衣著清涼的陳端詳著一對白玉手鐲,翻來覆去看了許久,都看不出兩個手鐲之間有什麼區別,最後嘆了口氣,向坐在一旁的宇文溫認輸:“妾真的分辨不出來。”
宇文溫聞言放下手中的資料,看看陳,示意她用放大鏡,但陳搖搖頭:放大鏡她也用過了。
宇文溫讓陳坐過來,摟著對方,一起拿著那對白玉手鐲,對著燈光,然後拿著放大鏡觀察。
“看,有沒有細微的氣泡?”
陳聽他這麼一說,仔細看了看,果然發現自己右手拿著的白玉手鐲內部有細微氣泡。
這些氣泡很細,如果不是藉助放大鏡仔細看的話,會以為是紋路。
“原來這就是破綻呀!”
“那當然,假的就是假的,總是和真品有些許差別。”
宇文溫摟著陳,一邊感受著對方的光滑肌膚,一邊說:“玻璃在製作過程中如果處置不當,容易摻雜些許氣泡,當然,一般的透光玻璃,也就是窗戶用的玻璃,因為工藝改進,氣泡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乳化玻璃因為工藝的特點,很難避免細微氣泡的產生,所以用乳化玻璃製作的仿製玉器,對著強光看去,能看到裡面有細微氣泡。”
“而乳化玻璃的透光度比真玉的透光度要高,你若看多了有經驗,就能很容易分辨出來。”
“乳化玻璃,其色澤、質感,足以和于闐玉媲美,用乳化玻璃製作的仿製玉器,可以說是以假亂真,日後用玉器的時候,可得多注意。”
陳點點頭,想說誰那麼缺德,想到用乳化玻璃來製作模擬玉器騙人,不過她不是傻瓜,大概能猜到皇家某些秘密產業和這種事脫不了干係,於是沒有多嘴。
宇文溫則繼續給陳講解于闐出產的玉石:“《史記大宛列傳》就提到過: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
“于闐出美玉,古來聞名,如今皇朝和于闐加強往來,瀚海貿易公司在於闐設分號,組織人手採集玉料,再運回來加工成各種玉器銷售,這買賣可不得了,錢途一片光明,和南中葉榆一般。”
“在於闐,一枚乍看上去和石頭無異、不名一文的玉石,加工成玉墜,能賣上千文,若是玉料質優,售價更高。”
“玉石不會腐爛,體積小,便於攜帶、長距離運輸,所以是于闐最有價值的特產,靠著玉石開採行業帶來的巨大利潤,瀚海貿易公司完全可以在於闐維持一隻實力強勁的武裝隊伍。”
“到時候,于闐國王就有了靠山,不用風聲鶴唳,”
陳聽到這裡有些疑惑:“那突厥可汗能高興?”
“當然不高興。”宇文溫鬆開陳,讓對方給自己沏茶,接著說:“磧西諸國,都臣服西突厥,于闐也不例外,現在於闐投靠皇朝,西突厥的射匱可汗不會高興。”
“射匱可汗為了加強對磧西諸國的控制,將各國國王任命為突厥汗國的‘頡利茇’,又派遣官員監視該國稅收,確保對汗國的貢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