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五百七十一章 親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一章 親戚 (1 / 2)

上午,御苑,宇文溫和尉遲熾繁交談,談起尉遲熾繁的一個便宜親戚。

去年年底,磧西(這個時代對西域的稱呼)諸國使者來朝,其中一個國家的使者,帶來了國王的親筆信,信為漢文所寫,雖然字寫得歪歪扭扭,宇文溫倒也能看明白。

這個國家名為于闐,其國王以番邦小國國主的身份,在信中向遠在中原的皇帝、皇后問安。

又以後輩的身份,向皇后問安。

前一個身份很正常,為什麼會有後一個身份?

原因很簡單,同姓之誼。

于闐國,王族姓為“尉遲”,大周皇后同樣姓尉遲。

按照通俗的看法,既然是同姓,意味著數百年前是一家人。

所以于闐國王尉遲卑示閉練,以後輩的身份,向大周的尉遲皇后問安。

這大老遠的忽然冒出個便宜親戚,宇文溫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位莫非想搞詐騙,不過於闐王族確實為“尉遲”姓氏,于闐國王這麼攀親戚,其實是有“抱大腿”的意思。

當然,對方不是要抱尉遲皇后的大腿,而是要抱宇文溫或者說周國的大腿,所以才厚著臉皮扯“同姓之誼”,探探口風。

宇文溫當時和心腹們一合計,覺得這種便宜親戚認了沒壞處,於是順水推舟,讓有司為皇后尉遲熾繁代筆,以長輩的身份,問候同姓後輩、尉遲卑示閉練。

一來一回,尉遲卑示閉練抱周國大腿的心思更加熱絡,不斷遣使來朝,而身處沙州、不斷暗地裡在磧西(西域)搞事的“明德參軍”們,在這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一番操作下來,皇后尉遲熾繁就有了個便宜遠房親戚。

當然,于闐國祚迄今據說已逾千年,于闐王族尉遲氏,和尉遲熾繁所屬的尉遲氏基本上沒什麼關係,對方直接“認親”太胡扯,會讓朝野內外有識之士恥笑,所以,“明德參軍”們想出了個新花樣。

這年頭,認假子(乾兒子)的事情很常見,所以,宇文溫和尉遲熾繁認了尉遲卑示閉練這個“幹侄子”。

按照輩分,大周皇帝、皇后,成了于闐國王尉遲卑示閉練的姑父、姑母,上升到國家層面,周國和于闐國,結為姑(父)侄關係。

如此一來,于闐這個磧西小國,立刻有別於龜茲、焉耆、疏勒等其他小國,成了天朝上國——周國的遠房親戚。

也就是變相的宗主國、藩屬國關係,于闐國使者入朝,和其他小國使者站的位置不一樣,更往前一些。

如此一來,若侄兒家周邊有潑皮無賴遊蕩,做姑父、姑姑的派“護院”去幫忙鎮宅,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這是戰略層面的事情,宇文溫不需要向尉遲熾繁細說,他現在是給對方吃‘定心丸’:“你放心,朝廷給於闐國的詔書,用詞都經過仔細斟酌,不會讓人嘲笑你認野親戚。”

“那..不會對太子的聲譽有影響吧?”尉遲熾繁最關心的是這個問題,為了太子,她覺得自己認個莫名其妙的親戚也無所謂,但若是這種做法適得其反,她可不樂意。

宇文溫搖搖頭:“不會,有識之士都會想明白,你和太子認下這遠親,是為了朝廷,為大局著想。”

“當然,為了避免引起誤會,這段時間各都會報紙也會把于闐國的來歷大概介紹一下,讓百姓們知道,你可沒有認野親戚,而是約定為姑侄。”

“約定和認親,是兩碼事。”

尉遲熾繁聞言點點頭:“喔...那于闐國王族的尉遲姓氏,到底是源自何處?”

“很大機率是音譯而已。”

宇文溫的回答,讓尉遲熾繁頗為詫異:“啊?只是音譯?”

“沒錯,很大機率是音譯而已。”宇文溫說完,開始給尉遲熾繁講于闐王族尉遲姓氏的起源(推斷)。

于闐,其名在前漢(西漢)時就已經出現在中原文獻中,國祚到現在,號稱延續千年,其王族姓“尉遲”,名字本源大機率是音譯。

根據劉焯等“學霸”的考究,一開始的音譯可能是“尉林”或“俞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