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五百四十五章 五山十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五章 五山十剎 (1 / 2)

鄴城郊外,蜀王陵旁莊園裡,皇后尉遲熾繁、淑妃尉遲明月正在探親,和自己的父母交談,陪著二老聊天,解解悶。

因為有報紙的原因,在蜀王陵守陵的尉遲順和王氏知道當前許多時事,並不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和女兒聊起天來,話題都是很“時髦”的。

首先是鐵路,“長安火車站建設方案確定”這一訊息,尉遲順已經知道了,他難以想象“火車”、“鐵路”的到來,會讓天下變成什麼樣子。

當年火輪船的出現及推廣,就已經讓尉遲順覺得難以置信,加上電報和火車,他真的很好奇,好奇女婿還要折騰出什麼奇怪的玩意出來。

尉遲順拿著昨日的報紙,指著第一版的標題,問女兒:“陛下這是放過佛門了?”

尉遲熾繁點點頭:“嗯,就是加強管理而已。”

“那,這‘五山十剎’是?”

“這說來就話長了,父親且聽女兒細說..”尉遲熾繁說完,拿出一張示意圖,和妹妹尉遲明月一起,給父母解惑。

之前,為了當年梁國太清之難而爆發的罷佛爭議,如今告一段落,朝廷開始加強對佛教各宗派的管理,鄴城報紙對此作出“跟蹤報道”,尉遲順一家都信佛,所以很關心事情發展。

“朝廷如今定了,要將佛寺分級,是為‘五山十剎’。”

尉遲熾繁開始把朝廷的政策詳細說出來:“自佛教入中原,中原僧侶對於修行的方式分南北之見,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

“所以,朝廷如今依著兩種見解,按修行方式將佛教分為義宗、禪宗,也就是南北兩宗,每宗寺廟各設五山十剎及甲剎....”

如今朝廷正在擬定的佛教管理制度之一,就是將佛寺如同官品一般定品級,也就是分等級。

大周境內,所有佛寺都必須接受朝廷管轄,其中一些“正宗”寺廟,會成為官府認定的“官寺”,這一制度之前已經成形,所以朝廷計劃在此基礎上,將官寺分為三級。

第一級按著五嶽設‘五山”,也就是五座最頂級的佛寺。

第二級是“十剎”,為十座第二級的佛寺。

第三級是“甲剎”,為第三級的普通佛寺,共三十六座。

三級合計五十一座寺廟,南北兩宗合計一百單二座寺廟,這就是朝廷管理下的官寺數量,根據等級不同,寺廟規模、僧人規模、官府調撥的錢糧(又稱‘寺祿’)及優待(譬如減免租庸調的程度)各有不同。

每一座寺廟,都會有朝廷任命的僧官進行管理,又有僧官作為“住持”,主持寺廟日常事務,而寺廟的賬簿,也在當地官府的管理之下。

擔任主持的僧人,一般來說要從甲剎寺廟做起,逐級上升,一如官員晉升那樣。

王氏聽到這裡,有些擔心:“才一百零二座官寺,這也太少了...當年長安城裡,佛寺都有百餘座....”

“母親,這是朝廷給編制的‘骨幹’官寺...實際上寺廟數不止這些。”尉遲熾繁又拿出一張示意圖,給父母解釋何為“編制”。

朝廷要加強對佛教的管理,定下南北宗派共計一百單二座‘骨幹’官寺,按照寺廟等級,有不同程度的待遇,譬如寺院規模、僧尼人數,寺田數量,以及“寺祿”的額度。

所謂“寺祿”,是朝廷定期發放的錢糧布帛,如同官員俸祿一般,可以讓寺廟有充足的經費(相對)維持日常開支。

當然,錢不是白給,官寺的僧尼,要承擔一定的義務,譬如收養孤兒(女),參加官府主持的各種法事,還有每年為陣亡將士超度等等。

與此同時,為了讓官寺有一定的自給自足能力,除了按規定擁有一定數量的田產外,官寺可以經營食(素齋)、宿(旅店)業,可以經營果園,可以銷售各類佛教用品。

也允許寺廟將資金存入櫃坊,進行各種理財活動,但絕不允許寺廟放貸,經營質庫、櫃坊。

相關規定,會慢慢細化、形成嚴格的制度,而天下的佛寺,當然不止這一百單二間。

這一百單二間佛寺,實際上可以設“分號”,也就是分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