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濟是佛門信徒,當然不想看到滅佛一事重現,但他根據種種跡象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宇文溫不太可能滅佛,最多就是時不時敲打一下。
現在,就是借題發揮的時候,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收手,所以,皇后沒必要心急如焚。
楊濟知道皇后是想動員他去勸諫皇帝,但楊濟覺得皇帝既然不打算滅佛,他又如何阻止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他不好就這麼直接說,只能想辦法“暗示”皇后自己去勸皇帝,這種事實際上是夫妻倆之間的事,一個外人多嘴的話,反倒會起反作用。
眼見著皇后裝糊塗、不依不饒一定要他表態,楊濟有些無奈,硬著頭皮說:“殿下,可曾聽說過以柔克剛?”
。。。。。。
夜,宇文溫和尉遲熾繁對坐,相對無言,良久,他看著“誓死衛教”的“佛門女護法”,無奈揉了揉太陽穴,直接問:“誰跟你說,我要滅佛的?”
見對方淚眼汪汪的不吭聲,宇文溫“啪”的一聲拍在書案上:“梁武帝誠心禮佛,即便有什麼地方做錯了,佛祖也該只讓他一人受報應,不該對千千萬萬江南百姓生靈塗炭袖手旁觀!”
“侯景亂梁,江南生靈塗炭,那麼多平日裡虔誠誦經禮佛的百姓,死於兵荒馬亂之中,未得佛祖庇佑,總不能說是這些人前世作孽了,活該今生遭此大難!”
“朝廷向百姓收保護費...收稅賦,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職責、義務,興修水利、架橋鋪路、保一方平安,關鍵時候該賑災賑災、該抵禦外敵就要抵禦外敵,如果做不到,就是改朝換代的下場。”
“收錢就得辦事!憑什麼佛門反倒可以隨心所欲?“
“哦,平日裡收香油錢收得手發軟,關鍵時刻輕飄飄說一句‘前世作孽,今世報應’就能置身事外?哪有這麼好的事!”
“這事情沒完,必須有個說法!”
尉遲熾繁只是啜泣,淚眼朦朧扯著宇文溫的袖子。
此即絕世神功:以柔克剛。
然而宇文溫不吃這一套。
佛教自南北朝期間在中原快速發展,其勢已成,歷史上“三武一宗”滅佛之後,才把佛教訓得服服帖帖,所以他絕不能掉以輕心。
三武一宗的第一個“武“,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一宗,是後周的周世宗郭榮(柴榮),四次滅佛,前後跨度近五百年,可見這一時期佛教的生命力之頑強。
他知道滅佛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實生活裡,人們需要精神依託,而佛教恰逢其時。
但是,他想嘗試實現中原佛教的“世俗化”,讓後世中原佛教的世俗形態提前出現。
所以,就是要趁著《梁書》初稿完成這一契機來“搞事”。
收錢不辦事是不對的,他要問問天下高僧,一心向佛、數次出家的梁武帝到底做錯了什麼,落得如此下場。
虔誠禮佛的江南百姓,寧可自己日子過得苦都要供奉佛像,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要經歷侯景之亂,墜入人間地獄。
這些問題,如果高僧們答不上來,或者無法亡羊補牢,那麼...
地獄所設,正為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