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五百三十一章 因果報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一章 因果報應 (1 / 2)

臨近中午,相州州學圖書館閱覽室內座無虛席,年齡各異的讀者們正安靜的看書,閱覽室裡除了翻書時的沙沙聲,還有偶爾出現的咳嗽聲,幾乎沒有別的聲音。

閱覽室一角,微服出宮的宇文溫正在看書,書名《神滅論》。

這本書的書名很霸氣,是一部驚世駭俗的著作,作者範縝,為蕭齊、蕭梁時期人。

範縝在這本著作裡,對“神不滅”的說法進行駁斥,用的還是一套完整的理論來論述“神滅”,可以說此人是南北朝時期的無神論者。

範縝不僅認為“神不滅”是謬論,還認為佛教的因果報應說是無稽之談,對當時朝廷(主要是南朝蕭梁)上下以及世家大族沉迷佛教進行抨擊,認為梁國佞佛必然會禍國殃民。

簡而言之,範縝對佛教的那一套不以為然,認為所謂佛祖根本就是假的,從年輕時起就不斷和佛門信徒辯論,是有名的反佛者。

範縝向來就有反佛言論,隨後將自己的理論匯總,於是有了《神滅論》。

此書一出,朝野譁然,不要說崇佛幾近走火入魔的梁帝蕭衍極度不快,達官顯貴還有世家子弟都對這位的“奇談怪論”大加批判。

待得確定範縝沒有瘋,梁帝蕭衍特地為此頒發《敕答臣下神滅論》,有高僧將其傳抄,讓王公朝貴傳閱。

那高僧又作《與王公朝貴書》,細數範縝在書中對佛祖大不敬的言論,於是激起有識之士的“義憤”,許多顯貴運起響應,又有當世文學家著文反駁,口誅筆伐,要把《神滅論》批得不名一文。

範縝對此毫不示弱,遂將《神滅論》改寫成賓主問答體,共設三十一個問答,同時沉著應戰,和無數佛門信徒論戰,最後誰也辯不倒他。

許多人都勸範縝,說他本來就和皇帝(蕭衍)有舊,若能“知錯就改”,皇帝會很高興,然後前途一片光明。

範縝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佞佛禍國殃民,認為佛家的因果報應就是扯談,自己何錯之有。

代價就是仕途止步,晚年坎坷。

宇文溫不信佛、道,所以對範縝這種孤身一人挑戰時代價值觀的勇氣很佩服,哪怕《神滅論》理論上會對“君權天授”一說有影響,他執政後也讓這本著作正常出版。

畢竟,當年梁帝蕭衍再討厭這本書,也沒有將其列為**,宇文溫覺得自己沒理由害怕什麼。

他要避免天下佞佛之風復起,知道光靠嚴令禁止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依靠有力的理論武器,《神滅論》這種有著完整理論體系的無神論著作,就是不錯的選擇。

佛教起自天竺,在漢時傳入中原,於南北朝時期得到快速發展,原因有幾個,其一就是中原的原生宗教道教介入政治,為他人所用,引發數次大規模民變,導致統治者極力打壓。

其次,天下大亂,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不能獨善其身,所以無論貴賤,心中都驚恐不安,極度需要精神上的歸宿,外來的佛教正好符合要求。

佛教大興,一是順應時勢,二是佛教的宗教理論有很強的自洽性,也就是能夠自圓其說,所以那些弘法的僧人才能快速發展信徒。

要從“文”這方面來對付佛教,只有類似範縝的《神滅論》等無神論著作,才能直擊佛教的理論要害。

宇文溫以前是不知道範縝這位奇人,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得知這位的事蹟,不禁為其辯才佩服不已。

南朝蕭齊永明年間,範縝就以譏諷佛教而出名,當時虔誠信佛的宗室、竟陵王蕭子良,召集一群佛門信徒與範縝展開了一場論戰。

蕭子良問範縝:“你不信因果報應,那麼世間為何會有富貴貧賤之分?”

範縝答道:“人生如同樹上盛開的鮮花,雖然每朵花都是同時開放,然後隨風飄落,但有的花瓣落在乾淨的廳堂裡,留在筵席上;有的花瓣則飄到院子一隅,掉進廁所中。”

“殿下就猶如留在筵席上的花瓣,下官就是落於廁所中的花瓣,貴賤雖然不同,但哪有什麼因果報應呢?”

蕭子良對此不以為然,但駁不倒範縝這番有理有據的答辯,以至於詞窮。

又有佛門信徒太原名士王琰,以儒家孝道為武器,向範縝發難:“範先生,你竟然不知道自己祖先的神靈在什麼地方,真是不孝啊!”

範縝則反問:“王先生,你既然知道你祖先的神靈在什麼地方,怎麼不自殺去追隨祖先的神靈呢?這真是不孝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