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取暖方式,可比用“暖氣”取暖便宜得多,楊濟“當年”就對火炕很熟悉,如今就任營州總管,見著傍城而居的靺鞨人搭建簡陋火炕,便要對其進行改造。
明代的火炕,應該是在這個時代靺鞨人火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而成,楊濟讓“子孫後代”來和“列祖列宗”比,效果當然很明顯。
現在,經過改造的火炕雖然做工簡單,但效果不差,燒同樣的柴禾,取暖效果比先前靺鞨人自己搭的火炕要好。
幾位靺鞨首領體驗了一下改造後的火炕,對於取暖效果非常滿意,由此對將來的日子又多了幾分期待,而雙方類似的取暖手段,讓他們對營州官府有了“同類”的感覺。
楊濟已經許諾,在規定期限內,把靺鞨各部宿營地的火炕改造一遍,讓靺鞨各部平安過冬,當然,柴禾一部分是由官府提供,另一部分得靺鞨部民自己去收集。
住的問題解決了,糧草也會有充足供應,而營州官府還準備了許多鐵鍋,發放給靺鞨各部作為炊具。
鐵對於靺鞨人來說很寶貴,更別說鐵製炊具了,一口口分量十足的鐵鍋拿在手裡,靺鞨部民們喜出望外,首領們也非常高興。
對於他們來說,傳聞中的柳城果然規模宏偉,周國官員十分友好,而且他們入城參觀過,發現無論軍還是民其住處都有火炕,火炕的取暖效果非常不錯,
現在“楊總管”又承諾待得來年冬季,所有靺鞨部落的部民都能住上有新式火炕的房屋,對方沒有什麼誇誇其談,沒有什麼大話連篇,讓靺鞨首領們覺得這位大官是個“實在人”。
住有了保障,那麼將來的日子,一定會變得更好。
靺鞨各部主要是以漁獵為生,有相對穩定的定居點,這和草原上游牧為生、居無定所的部落不一樣,所以對於“住”很重視。
幾位首領見著這位“楊總管”很好說話,言談舉止間沒什麼看不起人的神情,不由得對“楊總管”平添了幾分親切感,話閘子也開啟了。
大首領瞞咄開始講起自己和其他首領選擇南下的原因。
他和幾位部落首領受不了高句麗的壓榨,起兵反抗,結果打了敗仗,高句麗對於他們膽敢反抗覺得很惱火,不僅要調兵來攻,還召集了一些靺鞨部落助戰。
眼見著局勢一天天惡化,世代居住的地方快要待不下去了,瞞咄和其他幾位部落首領一合計,索性舉族南下,投奔周國。
那時才剛到秋天。
一起南下的部落共有八個,大家突破千難萬險,順利地在周國營州安家落戶,見著周國官員真誠待人,決定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願意為周國朝廷效命。
在瞞咄率領下抵達柳城的八個靺鞨部落,部落名稱按照讀音轉成中原文字是為厥稽、忽賜來、窟突始、悅稽蒙、越羽、步護賴、破奚、步步括利八部。
部眾數千人,男丁都是射箭好手,上了戰場,別的不敢說,至少敢肉搏。
楊濟看著面前幾位靺鞨首領,心中反覆唸叨靺鞨八部的名字,不知不覺間,一種錯亂感油然而生。
靺鞨八部....
建虜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