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印象一旦形成,中原地毯無形中就低了波斯地毯一頭。
以後有錢人炫富,還是首選波斯地毯。
這就是“品牌”的“定位”問題,劉彩雲頭痛了許久,想出瞭解決方案,那就是“雙管齊下”。
地毯分兩種型別,一種是半手工、半機制地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靠價格取勝;另一種就是純手工的“定製”地毯,不講價錢,只講“獨一無二”,專門迎合有錢人鋪張浪費、但求“唯一”的心理。
所謂“定製”,就是根據客人的要求編織出具有獨特花紋、圖案的地毯,工藝好壞與否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客人能夠擁有一張獨一無二的地毯。
江南地區多雨水,梅雨季節地上溼漉漉的,所以地毯在江南的銷路可能不會很好,但在河南、河北、河東、關中、隴右等地,對精美地毯的需求一直都不小。
除了地毯,毛紡品又有新品,那就是毛衣、毛褲、手套、圍巾等等,劉彩雲為了找到可以實現盈利的毛織品,確實下了一番功夫做準備。
楊麗華聽劉彩雲說了許久,看著手中的資料,只覺得頭有些痛,她本來就有很多事情要操心,結果宇文溫還給她加擔子,不得消停。
看著一張張精美的圖案,她揉了揉太陽穴,問道:“你說的羊毛圍巾...比之眼下常見的帔帛如何?”
。。。。。。
宇文溫看看殿外飄落的雪花,又看看眼前的奏章,揉了揉太陽穴,只覺得有些頭痛。
這奏章來自遼西,即將卸任的營州總管向他稟報了一件事:有一些粟末靺鞨部落南下,接近營州地區,請求內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是因為這些粟末靺鞨部落不堪忍受高句麗的壓榨,決定投奔周國,和高句麗一刀兩斷。
因為此時是冬天,天寒地凍,按營州總管所述,南下的靺鞨各部糧草不濟,男女老少帶著家畜在野地裡紮營,凍得瑟瑟發抖,希望周國能夠儘早接納他們。
寒冬已至,這些不速之客請求內附,讓宇文溫覺得有些棘手:按說應該答應,以作千金買馬骨,但...
對方也有可能是高句麗的細作,此次南下是“詐降”。
不過考慮到這些部落拖家帶口,詐降的可能性不大。
宇文溫覺得頭痛的原因,是要不要來個“城傍”,讓這些粟末靺鞨部落靠著營州州治柳城定居下來。
如今的遼東為高句麗佔據,高句麗又藉助靺鞨各部的力量,對遼西虎視眈眈,而周國想要收復遼東,離間高句麗和靺鞨各部關係是很重要的策略。
此次這些靺鞨部落南下內附,其他靺鞨部落必然等著看結果,如果周國熱情接納這些部落,那麼其他部落也會心動。
若這些南下的靺鞨部落被周國當賊一樣防著,其他靺鞨部落就會斷了內附的念想。
楊濟正在前往營州柳城的路上,所以宇文溫沒辦法“甩鍋”,他必須儘快作出決定,讓現任營州總管知道該怎麼做。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這些靺鞨部族到柳城邊定居,然後當地官府“送溫暖”,讓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過一個好年,訊息傳出去之後,其他那些觀望的靺鞨部落對周國的“好感度”應該會明顯增加。
如此一來,也許會有更多的靺鞨部落南下,投入周國懷抱,進而導致遼東局勢出現明顯變化。
然而宇文溫還沒做好向遼西大規模移民的準備,若現在讓大量靺鞨部落定居遼西地區...
這是粟末靺鞨的遼西,還是中原的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