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八十八章 頭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頭痛 (1 / 2)

寒風凜冽,雪花飄舞,入冬後的長安下了第一場雪,外命婦劉彩雲冒雪入宮,和貴妃楊麗華商量一些事情。

因為開著“暖氣”,暖閣裡溫暖如春,兩人手中拿著許多畫著圖案的紙張,就其上精美的圖案不停討論著。

這些圖案有的是複雜、漂亮的花紋,有的是衣物樣式,其中包括衣、裙、貼身衣褲。

楊麗華和劉彩雲討論的是毛織品相關事宜,要想盡一切辦法促進毛紡品的銷售,增加利潤。

毛紡品古來有之,毛毯、毛氈就是最常見的毛紡品,然而這樣的毛紡品在中原比比皆是,若想要在此現狀之下大做文章、賺更多的錢,就得“推陳出新”。

這事情本來和劉彩雲沒關係,夫君張定發在外地做刺史,身為郡公夫人的劉彩雲帶著兒女在長安“留守”,忙著操持家務,還要管著府裡產業,忙得很。

她本不想往肩上加擔子,但宮裡的妃嬪們需要幫手,劉彩雲就不好袖手旁觀了。

天子要促進毛紡織業的發展,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連貴妃也有了分工,負責出謀劃策,儘可能為毛紡品想出一些新花樣,以此開啟銷路。

劉彩雲成了楊麗華的“參謀”,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為貴妃出主意。

說白了就是如何把東西多賣一些、賣貴些,針對毛紡品的特性,劉彩雲給出的建議是選擇地毯作為“突破口”。

如今在長安、洛陽、晉陽、鄴城等大都市裡最好賣的毛織品是來自西域的地毯,確切來說以波斯地毯較為有名,波斯的地毯做工精美,有錢人不吝於花錢購置。

然而波斯遠在萬里之外,若從胡商手中購買波斯地毯,價格太高不說,數量又不多,而且地毯的圖案、花紋充滿異域風情,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異域風情。

不喜歡又如何,沒得選,波斯地毯這種“高檔貨”可不是隨時都能買到的,有現貨就不錯了,誰還有心思挑挑揀揀。

既然現狀如此,劉彩雲針對性提出建議:新興的毛紡織業,一定要推出“中原化”的精美地毯,要做到以不到波斯地毯一半的售價,達到波斯地毯八成的品質水準。

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中原的羊毛比不上波斯羊毛那麼纖細、柔軟,所以織出來的地毯質量比不上波斯地毯。

其次就是編制地毯的工藝不行,對毛紡品的染色工藝掌握得不是很好,想要編制出具備複雜且漂亮花紋、圖案的地毯,成本很高。

問題擺在面前,得一項項解決,羊毛的問題,因為已經引入了波斯、拂菻的細毛羊,漸漸不再會是“攔路虎”。

而地毯的編織工藝、染色工藝,還需要不斷摸索,這不是劉彩雲關心的主要問題,她希望解決的問題,是圖案的“構思”。

一張純色地毯賣不出太高的價錢,同樣用料做出的地毯,多了漂亮的花紋後,售價可以翻上幾倍,而如何構思複雜、漂亮的花紋,又要讓紡織工能夠將其實現,這是一個讓人頭痛的事情。

劉彩雲此次入宮,帶來了許多資料,一張張白紙上繪製著各種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都是她花費不少心血所得,凝聚了許多地毯編織工的經驗和心得的。

最關鍵的一點,她準備的這些圖案,都能借助毛織機“織”出來,而不是完全靠人工編織。

想要降低地毯的成本,就得降低“人工”,因為一個熟練地毯編織工的工錢不低,但效率不高,再熟練的編織工也只有兩雙手,每天能編制的地毯是有限度的。

但引入織機後就不一樣了,一個編織工的“生產效率”能明顯提高,工錢卻不會因此提高太多。

純手工編織地毯,確實能讓地毯有許多精美、複雜、漂亮的圖案,但這樣花費的時間太長,成本高。

劉彩雲希望靠著“薄利多銷”(相對波斯地毯),以較低的價格,過得去的質量及品質,讓半手工、半機制的新式中原地毯迅速開啟銷路。

但銷路開啟之後要如何鞏固呢?

有時候,有錢人買東西只選貴的不選對的,為的就是講排場、炫富、鬥富,如果新式地毯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很容易讓人留下“便宜貨”的印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