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閒莊,閉門會談已經持續了三日,黃州總管府所轄各州,和黃州商會有關係的大戶們都派人到此開會,他們要談的事情,關係到大家的“錢”途。
得益於總管府的大力支援,各州開始興修水利,數年下來不但治理了水患,開闢大量荒地,還有作坊利用水力進行紡織。
黃州總管府的精織布,市場已經開啟,但隨著產量的增加,問題接踵而至,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原料不夠。
水力紡車、水力織布機的生產效率很高,晝夜都可以不停運轉,對於原料的需求量也很高,黃州及下轄各州的葛、麻供應不過來。
原本的對策,是在安州、襄州、荊州收購葛、麻,走水路運回黃州紡織成布再行銷各地,或者是“來料加工”,收紡布的加工費。
後來嘗試著到河南各州收購葛麻,但陸路運輸費用不低,本來成本就居高不下,而現在各地葛、麻價格越來越高,已經明顯影響到了利潤,黃州布業的發展到了瓶頸階段。
維持目前的產能沒問題,也能賺錢,但想要擴大生產就難以為繼。
若是以往還好,可大家不甘心,賺錢的機會就在面前,結果卻是因為買不到足夠的原料導致賺不到錢,換誰誰憋屈。
黃州及下轄各州已經到處開荒,要在不影響耕地面積前提下擴大葛、麻的種植,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怎麼辦?
還有一個相似的問題,水力紡車、水力織機的機密即將向山南其他州郡的布坊公開,此為這幾年能從各地購入葛、麻的條件之一,屆時原料短缺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水力紡車和織機的結構其實不復雜,一旦小範圍公開,遲早全天下人都會知道,到時候各地所產的葛麻都不夠用,那麼黃州布坊還能去哪裡收購原料?
好辦,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就有地方收購,量大管夠。
哪裡?關中?河東?河北?這運費可比布價都要貴了吧!
放心,有地方收購,剛收到的訊息,那邊確定能運來這個數...所以今年大家莫要慌張,敞開了織布。
啊?那那那...莫非是從那邊運來的?
呵呵。
有些事情心裡清楚就行,默默地付錢收了葛、麻,紡出布來拿去售賣就好,打聽得那麼清楚作甚?
接下來的問題,那就是大家議論紛紛的“鏢行”,說實話各位東家對此是舉雙手贊成,畢竟坐賈不如行商,如果能組織商隊到外地經商,那利潤可是蹭蹭往上竄的。
但前提是有命賺,長途跋涉艱險異常,一不留神就會連人帶貨消失在旅途中,所以需要有護衛,可許多人的本錢不夠厚,養不起太大規模的護衛隊伍。
如果有了鏢行,那麼就能花錢僱傭鏢師武裝押運,路上肯定安全許多,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費用。
花錢僱了鏢師,安全走了一趟遠門,那麼這一來一回賺的錢,扣掉僱傭費之後,還能剩多少?
這個問題分成兩個小問題,首先,鏢行的運營成本決定了收費情況,按照規劃,鏢行要和沿途各種牛鬼蛇神打交道,花掉的費用不會低。
然後鏢隊的規模不能小,鏢師們出鏢風險也很高,所以待遇不能低,那麼綜合下來的成本,必然會分攤到最後的收費上面。
萬事開頭難,鏢行初創收費高些大家都能理解,那麼第二個小問題隨後而至:商賈們到底要販賣什麼樣的貨物,才能在僱了鏢師武裝押運之後還能賺錢?
如果千辛萬苦走一個來回,賺的不過是辛苦錢,那大家何苦受這份罪?還不如把錢存到日興昌櫃坊吃利息划算!
黃州的布匹、書籍暢銷是不假,但是黃州的中小商人到了外地,要和地頭蛇競爭本來就難,對方也能到黃州購進大量書籍、布匹回來賣,到頭來買賣如何能做得下去?
香皂也是同理,至於火腿之類肉製品,大老遠販貨,火腿的利潤可比不上布匹和書籍,所以眾人對於透過鏢行做行商賺錢的前景,興奮過後開始漸漸冷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