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儀當天下午就回鎮上了,帶了一麻袋的番薯。
臨行前告訴公公,這番薯全部挖了,然後找個乾燥的地方挖個窖,挑一半好的出來留做明年的種子。
剩下品相一般的,拿三分二半到鎮上去出售,剩下的在村裡出售,就買三銅一斤。
此時姜儀在家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步水貴對她這些安排都沒什麼意見,一一點頭答應。
接下來幾天,三畝多四畝地的番薯一共挖了九千多斤。
這個產量不但讓步水貴,村民甚至別村的人都震驚不已。
這麼高產量的農作物從來沒見過啊。
而且還那麼好吃。
村民自從品嚐過後,都對這種軟香甜糯的的農作物折服,無論大人小孩都愛吃,要知道這個時代,甜食不多,不是經常能吃到的。
而且小吃了個稍微大點的,都說有飽腹感,可以小半天不吃東西。
這樣很多農戶都心動了,打算明年自己家這麼說也要種一些。
步水貴挑了約五千斤出來,仔細放入新挖好,再用火烤了小半天,周圍撒上生石灰的地窖中。
剩下的叫陳治大馬哥分幾次,運了大概三千斤到鎮上,其餘則在村裡售賣。
三銅一斤的價格很親民了,比糙米還便宜,而且這東西也新奇,口感好,全家都愛吃。
村裡甚至鄰村的很多人都過來買,一買就是十斤八斤,甚至幾十斤的。
短短十餘天,千餘斤的番薯買光,連很多薯苗葉也一銅一斤賣了許多。
近四畝地產出的六分之一,就賣出了差不多五兩銀子,這讓步水貴欣喜若狂,幾乎顛覆了他對農作物的認知。
他也打算明年家裡的土都種上。
這段時間,姜儀的收入大大的增加,心裡樂開了花。
賣雞的錢,賣鴨的錢,幾千斤番薯也買了十幾兩,眼看蓮藕也差不多可以挖了,魚也快可以抓了,到時豬也要出欄了。
今年,真是豐收的一年啊,每晚算到自己的小金庫又增加了,心裡就暖暖的,有種安穩的感覺。
村裡和鎮上的雜貨店都很容易打理,帶來一定的收入,螺螄粉店也穩定下來,帶來不菲的利潤。
接下來,是關注投資運輸行業的時候了。
經過陳治和大馬哥去那些路線認真檢視後,回來彙報的結果都很不錯,不但李家莊和老虎坳可以跑,就連去縣城的路也可以增加一條線路。
可是因為人手問題,她打算先開兩路,去縣城的路太遠,就放在背後,等車隊建立,幾個新員工都培養成老手再說。
想到就要做到。
首先,她讓造車的木匠作坊訂下兩輛車,規格和現在的車一樣,容易壞的地方還吩咐加固和改進,這裡花了三兩半銀子。
然後打算買兩頭牛,聽到這個訊息的步水貴覺得家裡有一頭牛就可以了,他家裡原本有四頭牛,大兒子二兒子各要去一頭,所以還有兩頭,此時把比較力壯的交給姜儀。
這樣她就省下了一隻牛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