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她想到要方便管理,便決定在鎮口樟樹下附近的租了個大院子。
裡面的房間收拾好,給招來的員工午休或者過夜,裡面有牛欄,方便牛的休息和進食,並讓陳治又在外鄉人中請了個健碩的婦人,幫忙打理照顧幾頭年,搞衛生,和幫忙做一餐午餐。
這個大車鋪一下就解決了很多問題,比讓員工到店裡吃好多了。
全部都準備好之後,她面試了幾個挑夫,果然都是附近村子中良善人家,知根知底忠厚老實的漢子,於是都招收進來,讓大馬哥擇日開工。
事情進展得很順利,大馬哥這段時間真的是痛苦並快樂著。
痛苦是因為太多事要忙了,天天焦頭爛額,跑上跑下的。
快樂是覺得自己總算有點出息了,再過幾天,自己就是掌管幾個人吃飯的人了。
一輩子沒讀過什麼書,沒出過遠門,鄉下里長大的人,現在能在鎮上工作,而且能管著幾個人,在他自己心中暗暗想來,也算有能耐了。
所以這幾天皆面帶喜色,幹勁十足。
相比於他,同樣幹勁很足的少年陳治,則要淡定得多。
在姜儀大馬哥和陳治三人的努力下,兩條路線很順利的開通了,並得到了沿途村民的紛紛好評,都覺得方便了許多。
過了大半個月,執行良好的情況下,又多做了兩輛車,用來跑縣城的路線。
縣城比較遠,一天只能跑一個來回,所以要兩輛車,這條路由陳治這個老手親自帶路,執行也很順利。
姜儀乾脆一次性做了四個車板,買了三頭牛,加上年初養的快成年的牛,也一共增加了四頭牛。
到了這個時候,車隊已經有牛七頭,牛車七輛,多餘的是用來隨時替換或者緊急情況給別人僱傭的。
員工則加上大馬哥和陳治,有十五人了。
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夠有三十兩,純收入大概在二十兩左右,和螺螄粉店的收入差不多。
轉眼,就到了快過年的時候。
這個時候的車隊是最忙碌的時候,大馬哥雖然負責掌管車隊日常工作,但是他不會算賬,幾乎都是賺了多少錢,直接上繳,等著領工資就行。
所以賬目一直是姜儀在做,粉店的收銀和賬目也是她做,還包括兩間雜貨鋪的,每個月的賬目都能讓她忙碌好多天。
這天,她正在店裡的櫃檯,結算著十一月的各項營業額時,店外走近來了五六個人。
“店家,給我煮幾碗粉嚐嚐。”走在當前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穿著如唱戲的戲子胡裡花哨的男子。
只見這男子頭大脖子粗,一身肥膘,看上去少說也有二百斤。
在古代這身材可恐怖了。
南方人普遍比較矮,何況是古代,一個一米六的人兩百斤,視覺上相當的有衝擊力。
此時他一邊說,一邊大咧咧的坐在一張凳子上,長板凳吱吱呀呀的。
坐下後,揚著滿臉橫肉的臉不屑的道;“都說你們的螺螄粉好吃?今日鄧爺我就要嚐嚐,要是不好吃,嘿嘿……”